
台湾一名孙姓韩国籍男大生到健身工厂上教练课,接受教练指导「90公斤硬举」,不料过程中椎间盘急性突出倒地,送医诊断出椎间盘破裂,造成往后下身活动不便与麻痹等后遗症,年纪轻轻又热爱运动的孙男对此晴天霹雳,气愤提告求偿,法院一审判健身工厂须赔孙男157万9589元(约30万令吉),业者不服上诉,二审双方谈定金额、达成和解,全案落幕。
孙男提告表示,他持居留证到台湾读大学,并加入健身工厂会籍,买了教练课想锻链身体,2020年6月30日上午,由教练指导他进行「硬举」,他虽然觉得重量不堪负荷、但仍相信教练的专业而照指示做,没想到腰椎却一阵剧痛、当场倒地,他被紧急送医后,诊断出「腰椎韧带扭伤」、「急性坐骨神经痛病第五腰椎第一荐椎椎间盘破裂」等伤害。
孙男指出,他上网搜集各种资料后,整理出硬举是健身房里最容易受伤的动作,往往就是因为举太重,例如90公斤的男性未训练前可硬举70.3公斤,但教练明知他是新手,且当时他的体重仅70公斤,却在他短暂休息后不断要求加快动作速度,硬举起90公斤的杠铃,才让他最终不堪负荷受伤,认为教练的指导有过失、也不符合专业水准。
他提出包含医疗费用、看护费、不良于行后的交通费,他从成大毕业后预计回韩国担任电脑工程师、至65岁退休前被影响的减损薪资,以及因腰腿时而刺痛麻痹,生活受到大打击、相信大品牌的健身教练却因而受伤等等的精神抚慰金,共计求偿170万余元。
健身工厂则主张,入会前就有确认会员健康、告知风险并签署声明书,当天教练的菜单与操作速度、休息时间都符合标准,事发时也有马上为孙男做处置,该教练教学期间表现良好、有十几张专业证照,服务已合乎期待与专业水准,并无过失,孙男受伤属于意外,与他们无因果关系。
法官认为,健身工厂在回应「教练如何评估孙男体能状况并安排训练内容」一题,仅回答「我们再提出训练课程的课表」,长达2个多月的审理期间,只提出一张孙男的历次健身表,并无实际参酌孙男身体状况而设计的课程,未能举证「无过失」,应负赔偿责任。
2022年1月台中地院判决,健身工厂未就专业去了解、指导学员,导致在运动过程中受伤,检视各项求偿后,判孙男获赔157万9589元,全案可上诉。健身工厂不服上诉,2022年8月双方谈定金额、达成和解,全案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