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从国际新闻中学会了一个颇不常见的名词 ~ 窜访。在繁体字里,“窜”的写法里头是一个“鼠”字,是这个汉文的原意。
望文生义,“窜”字,有如老鼠般逃走、躲藏的意思,属贬义词,如:流窜、窜逃、抱头鼠窜等。 用于其他领域,则有删改、更换文字等的贬义,如:窜改、窜句、流窜等等。
“窜”字从字面上看,它代表著“鼠”辈躲在某种“掩盖”下的行为与做法,属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的急速活动,其实这已不是个新名词了。到谷歌浏览一下,之前一些国际间的报道均有出现过如“中方坚决反对达赖窜访美国”、“热比娅窜访日本散布谣言遭中国记者驳斥”等说词。所以,中国媒体报道以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静悄悄”之访台,冠以“窜访”字眼,是有其特别含义的,那就是存有“不光明正大,行为犹如鼠辈偷摸之举”意味,有批判低贬之意。
本文今天不谈论尖锐政治相关话题,仅从字眼上解读,去看人们对时事的直接看法而已。
我们如果对自己的文字语言不深入钻研了解,单看字面的牵强附会说法,而被潜移默化影响进而作片面或错误之理解的话,这就确实有欠仔细了。中文字的奥妙,就在于其隐喻深厚,嘲讽戳人心扉而不见血。比如说,好友之间抬杠,常被问道“你是不是东西?”。针对这问题之二选一选择,该或不该回答?若回答说“是”,那就是承认自己是“东西”而不是人了。倘若回答说“不是”的话,这也就是自己骂自己“不是东西”了。这里说明一下何谓“不是东西”:古时候,五行“金木水火土”与方位“东西南北中”是有相关的。所谓不是“东西”,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中即是“南北”了。而南方属火,北方属水,南北合在一起即是“水火无情”,这用来比喻一个人之“无情无义”个性。
犹记得当年中台两岸关系仍然紧张的时刻,双方在文字上以“蒋帮”、“共匪”互称对方,这是一种精神与意识上的博弈 :“帮”跟“匪”其实就是称呼“从事非法活动的团体”用词,言下之意毋需多加明说。在1949年由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政府,战败撤退到台湾岛之时,国民政府称之为“转进”,此时大陆共产政权可称之为“窜逃”,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就是这个意思。。
同是汉语拼音(cuan4)的发音,除了窜(窜)之外,还有就是“篡”字,意思就是“非份夺取”,如篡盗、篡位等,意即以不当的手段夺取财富、职位或权力,如“篡位”等。这又回到中台之间的矛盾上了: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共政权)的成立占据了整个中国大陆,在“中华民国”(国民党政权)眼中,这算不算“篡位”呢?其实,这仅是个角度问题罢了。因为在政治斗争之中,只有输赢而没有对错,就看你站在什么立场、用何种角度眼光看待事情了。
在这次佩洛西“窜访”台湾事件上,中国媒体若采用“串访”(官方公布的一连“串”行程,包含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日本,还有不到最后都不公告的行程台湾)这个字眼,并在其他文字叙述上予以人们佩洛西在进行“窜访”的暗喻,如此一来少了嘲讽意味,或会更耐人寻味,有趣一些且赢了风度,何不善哉?
评论: 曾昭智 (生于1958年,毕业于马六甲培风中学、台湾国立成功大学,曾任职工程师、企业主管,退休后从事文化艺术工作。著作有“清评调”、文章见各报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