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劳工部上周公布非农职位,出乎市场预料的强劲,达到52.8万个,比预期的25万个高出超过一倍。而整体的就业职位居然比爆发疫情前高出3.2万个。期内失业率跌0.1%达到3.5%,堪比50年以来的低位,比预期的3.6%还要好。此外,7月份的平均时薪按月增幅扩大至0.5%,比预期的0.3%为高;而就业参与率则跌0.1%到62.1%,比预期低0.1%。

Advertisement

细看以上数据,在增长的岗位当中,政府职位增加了5.7万个,是去年5月份以来新增最多的一个月份。而餐饮职位增幅为7.41万个,是过去的5个月以来的最多。医护职位新增接近7万个,是2020年8月以来数量增幅最大的月份。

数据公布之后,美国白宫急著为只有不到几个月就来临的中期选举告诉国民,以上各种绝佳的数据堪称是美国历史上最好的数据,表示拜登政府的经济计划取得极佳成果。希望为一直下跌的民意支持率力挽狂澜。

但我个人认为,此番数据真的有点诡异。纵观美国各大企业都已经停止招聘计划,甚至裁员,而数据出炉居然有如此大的差异,究竟藏著的魔鬼是什么呢?虽然我并没有证据说相关数据有造假嫌疑,但对于金融有经验的人士都知道,有些数据在特定的政治压力下,有可能出现一些“数据偏差”。

这种好得难以相信的数据,最合理的解释莫过于我不断的在过去的两期本栏内提到,美联储会设法创造各种合理的加息理由,来配合美联储不得不继续加息的政策方向。因为,在上一次美联储加息之后,市场完全认为美联储转鸽,认为美联储往后再加息的空间已经不多,甚至市场认为明年第一季度有可能开始减息。

此番解读,让美国十年债息不断下跌,从高位的接近3.5%,一直反复到上周低位的2.516%。同期也让美股作出本年以来最强劲的反弹幅度。

各美联储官员在上周五数据出炉前已经不断向市场放出极度鹰派的言论,希望市场不要把美联储过去几次加息辛苦换来压低的需求端再次点燃,让通胀有任何机会再次抬头。所以美股在周五数据出炉之后,三大指数应声下跌,但收市依然只是微幅收跌。

其实纵观各类商品与原材料,几可肯定制造业与商品类相关物价已经开始拐头往下,只是因为数据的滞后性而未能反映到物价数据身上。而本次的表现极佳的新增职位主要都集中在疫情后复苏的服务业类别,其实也配合之前发布的服务业物价指数偏强。

虽然物价通胀已经见顶并开始出现回落,但我看法是,目前市场认为总体消费物价年底前将会大幅回落的预期将会最终落空。我认为最有可能的是,因为计算的基期本已垫高,而出现技术性回落。但假如认为物价将会快速回落到美联储乐见的2%左右,估计至少还需要3至4个季度的时间以上才有可能。

其实物价从来都是有粘性的,只要是涨了,商家很难会因为成本下降而再次调低。市场目前已经炒作明年出降息,要么就是太天真,要么就是我之前提到过的,大户希望为市场制造一个心理预期,让散户再次缓缓进场,准备下一波割韭菜?读者继续留意本栏吧。

评论: 林卓锋 (现任跨国证券公司及加密资产投资平台董事。于香港及东南亚各财经媒体撰写专栏及担任电台节目嘉宾。目前为多家国际金融机构提供政经金融研究,顾问和培训服务。曾任香港上市金融企业集团董事逾十载,金融业内经验逾二十载,同期兼任多家大学特邀讲师。)

前一篇新闻2023年全国及州属公共假期时间表
下一篇新闻曾昭智:窜窜篡与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