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来亚首相东姑阿都拉曼在1961年5月27日提出让马来亚联合邦﹑新加坡﹑砂拉越﹑沙巴(当时称为北婆罗洲)和汶莱共组联邦﹐以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取得更紧密合作的建议。
Advertisement
英国时任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赞成有关提议﹐而第1届马来西亚团结咨询委员会会议随之在2个月后于新加坡举行。砂拉越与沙巴的领袖﹐也在1962年8月12日到访了马来亚。
签署立国契约
由科博特带领﹐概括2名马来亚人和3名英国代表的5人团队﹐随后针对马来西亚联邦的建议﹐在砂拉越人民之间进行了一项全名义调查。
科博特委员会的调查结果﹐驱使马来亚﹑沙巴﹑砂拉越与新加坡在1963年7月9日签署了马来西亚立国契约。
有关契约﹐阐明了沙巴提出的20点协议﹐以及砂拉越的18点协议﹐以在共组马来西亚后﹐得以保护该2大婆罗洲州属人民的利益﹑权益及自主权。
宁甘首任砂首长
砂拉越总督亚历山大华特在1963年7月22日宣布成立第一届最高委员会﹐并委任史蒂芬加隆宁甘为第一任砂拉越首席部长。那也标志着殖民统治时代的结束﹐以及砂拉越作为自治地的诞生。
砂拉越在1963年7月22日至9月15日期间享有自治权。
亚历山大华特后来离开了总督府(今称为砂拉越元首府)﹐并登上一艘白色舢舨越过砂拉越河。
殖民统治结束
亚历山大华特将砂拉越的行政管理权移交给砂拉越人民﹐殖民地联盟杰克旗帜则最后一次降下﹐并由砂拉越旗帜代为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