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庭河

Advertisement

「金钱非万能,但没钱万万不能」,这已是坊间常识,从政者无须一再解释、哀诉搞政治需要钱,所以接受献金、拨款等乃「免不了」。老百姓著实没某些政客以为的天真或理想主义,以为从政者能为「无米之炊」。

现在人们所关注和强烈要求从政者交代的是:如何消除「金钱政治」!即不能再容许权力和权能的获取、分配、应用等,均与「金钱交易」扯上曖昧关係。

民主的核心价值及原则,本就是所有个体合法利益皆受到最大的保障,纵使无法达到百分百的中正、公平,也须尽可能照顾到所有个体的权益。

从政者,尤其当权者,必须担负最大的责任去探討和启动制度改良、提升或修补,以实现如此目的,否则就是对民主的忽悠、拖宕、背离!而照顾个体权益的最根本条件之一,就是绝不能让「钱力」有机会极度倾斜了个別个体的政治参与权及决定权。

简言之,民主不是「市场交易」,谁有钱就可享受更多更好——即更有能力「购买」立法者、司法者、行政者,及第四权之媒体「服务」。

如果一个社会容许这四者无透明、无限度地接受所谓献金,或由如此献金转化过来的拨款、赞助,抑或接受其他非金钱形式的「礼物」、「效劳」等的话,那民主肯定会变质,乃至最终消亡。

今天,若人们不立即下猛药来改革体制,以杜绝具高腐蚀性的金钱政治的话,那肯定要祸延子孙。

另外,权能生钱,也是眾所周知,掌权者总是会吸引到企图「优先受考量」者、「分一杯羹」者,或「免遭对付」者的「捐献」,以设法换取权力的「恩宠」或「饶过」。因而健全的民主不能没有对权力的制衡,包括约束掌权者的「吸金力」和「派金力」。

由于人性本贪,所谓「拿人的手短」,大派金钱足以收服许多「期待更多」者的效忠,或至少令其闭嘴。

总之,权力会腐化从政者,导致其以权谋钱,再利用钱来腐化底下更多人,叫大伙共同来扶持现有可纵容其扩大权力和搜刮更多金钱的体制。

质言之,这于某方面诚类似「庞氏骗局」,即参与者,尤其处于高层者皆明瞭本身配合的勾当,但利慾熏心下,只希望底层更多无辜者「入瓮」,乖乖献上权力和金钱。

或许某些高层还会自我催眠,深信自己是出于「为国为民」而行使「非常手段」,那良心上就不会太不安。

权与钱是啥东西,足叫一个集团,乃至最终整个社会集体沉沦?

前一篇新闻寻找替罪羔羊
下一篇新闻重看《女篮五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