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赖其平

Advertisement

“犀鸟之乡”-砂拉越,位于婆罗洲岛的北部南部与印尼加里曼丹接壤,西北部与沙巴和汶莱为邻,就土地面积而言,是马来西亚最大的一个州属,它的总面积为12万3985平方公里,并拥有绵延千里的海岸线,是嵌镶在婆罗洲岛北端南中国海边缘的一颗闪耀明珠。

于过去砂拉越的中心点是砂拉越河一带,当时是汶莱苏丹所管辖的一个省份,于1841年在苏丹叔父拉惹慕达哈森的请求下,英国人詹姆士布洛克协助平息叛乱,他因此获得扩大至三马拉汉河流域封地,砂拉越自始成为一个分开的政治实体。詹姆士布洛克成为拉惹后,首先平息马来人与伊班人的海战,拓殖此一地区。

1868年,当拉惹詹姆士布洛克去世时,他的外甥拉惹查理斯布洛克继承他的地位,砂州的领士继续扩大,于1905年扩大至老越地区,这便是今日砂州的面貌。他一任就是50年,海盗绝迹,猎人头之风收敛。第三位布洛克统治者拉惹温纳,于1917年上任,于1941年日本蝗军南侵之前,他曾制订宪法,有意还政予民。

在日军撤退光复之后,1946年,由于发展步伐者快政务繁重,拉惹自认无法胜任,乃将政权交给英国皇室。1946年7月,砂拉越成为英国殖民地,此举引起当地马来人的不满,群起反对英国人,导致1949年第二任英国殖民地点总督遭暗杀。在1963年2月22日,英殖民地统治者自愿把统治权交还予砂拉越,这一天也是砂拉越正式摆脱英殖民地统治的日子,而获得独立。同年9月16日,砂拉越参与组成马来西亚,成为马来西亚的一个州属。

砂拉越也是名副其实的多元民族社会,共有27个不同族群,族群数目多排在中国大陆的56个不同族群之后,也是全球各个族群数目第二多的地区。虽然,各个族群拥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与传统文化习俗,但长时期以来却可以在这片土地上和平共处,共存共荣,不曾出现宗教争端,可以自由发展,彼此互相尊重与包容,身为砂拉越人都就这一点而感到自豪。

这里的各族人民除了十分珍惜,也不容宗教与种族极端思维的滋长,大家携手合作缔造一片人间乐土;虽然仍有许多人面对贫困的生活,但却一再强调要“挺中庸,抗极端,要稳定,不要乱”,希望能在稳定中求进步,“宁为太平犬,莫为乱世人”,这也是砂州多元种族社会的可贵之处。

砂拉越也是一处天然资源富饶的地区,生产石油与天然气,以及冠盖全国的木材资源、木基工业、油棕工业、橡胶产品,为国家带来巨大财富,遗憾的是这些来自各个不同领域的庞大税收长时期以来与砂州的整体基本建设的发展拨款并不成正比,基建发展的落后人尽皆知,也令砂州人民叹息。

前一篇新闻阿旺登雅:污蔑首相涉贪污 “砂拉越报告”让砂人尴尬
下一篇新闻船只进出或搁浅 瓜拉峇南河口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