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气炉广泛使用之前,传统炭炉曾是许多家庭主要的烹飪炉具,惟人们追求省时及便捷,对炭炉的需求渐渐缩小,加上制作炭炉工作环境辛苦,炭炉制造业唯恐后继无人。

Advertisement

20160123ipjd3_600_400传统的华人家庭认为炭炉比煤气炉,在烹飪上更能煮出美味菜餚及適合用来燉汤;此外,在传统文化上,例如新屋入伙及新年,相信能带来吉祥及美好寓意的兆头。

不过,时代的进步改变传统家庭的生活方式,仍使用传统炭炉的家庭屈指可数,以制造炭炉为生的工业,面对需求缩减及无人继承的窘境,也渐渐成为一项夕阳工业。

20160123ipjd12_600_400怡保仅剩3户製作

位于怡保江沙路的炭炉製造业者方锡通(51岁)与叔叔等亲人一共3户,以家庭式经营炭炉製造,依然用传统烧窑来烧製炭炉,相信是怡保硕果仅存的炭炉製造者。

20160123ipjd11_600_400方锡通在出世前,父亲从製造树胶器皿转换製造炭炉,至今已有50年的时间,从1980年代的6户到1990年代后剩下3户在製造,另3户亲戚因为到他处发展而放弃製造炭炉。

此外,炭炉製造厂的设备简陋,屋顶及四週是以锌板及木板架起,走进厂內就感到酷热,尤其靠近烧製炭炉的烧窑处,惟方氏年过半百的亲戚不畏酷热温度,推著手推车进出烧窑搬运炭炉。

20160123ipjd4_600_387製造炭炉是一项辛苦的行业,要承受炎热的环境,方锡通感嘆没有年轻人愿意接手,即使是外劳也不能承受这行业的辛苦,唯有靠父母及家人们一同下手去做。

20160123ipjd5_600_400他表示,此行业也面对其他挑战,包括成本增加、蝇头小利、经营地点等,即使他欲扩充该行业,但碍于种种挑战,甚至被迫迁可能,因此只能家庭式小本经营。

前一篇新闻英语是工具,成功靠脑力
下一篇新闻西游记经典重现 大圣爷驾临东禪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