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怀

Advertisement

姓屠的人我可是第一次听闻。80多岁的人还让人当她婴儿喊“呦呦”﹑“呦呦”﹐太罕见。

屠呦呦﹐一秒内﹐我对这名有了印象。下一秒﹐看了有关她的报导后﹐我记住了她的名字– 呦呦﹐鹿的叫声。

在我们的社会﹐能念完医科并取得相关学位﹐是非常难得﹑难能的事。而屠呦呦这个科学家医生﹐不但荣获本年度的诺贝尔医学奖﹐还打破多项纪录。人家打破纪录﹐是为“刷新纪录”﹐屠呦呦打破纪录﹐因为“没有记录”。

按一般的观念与认知﹐这诺贝尔奖得奖人除了要具备书虫啃书精神外﹐更要有具体的﹑一叠叠的学衔与学位作证。但是﹐屠呦呦是个“异数”。

她没有出国留学过。可是﹐她做了许多留学外国的知识份子做不到的事。

她没有博士学位。可是﹐她的成就不是一般博士所能比拟或相提并论的。

她没有科学院院士的资格﹐但资历多得让人耳朵嗡嗡作响。最重要的﹐她救人无数。她让中医在西方国家受到肯定﹐让中草药成为新宠。

屠呦呦和她的团队研究中草药﹐经历了191次的实验﹐提出青篙素﹐还把自己当白老鼠做实验﹐最终成功﹐拯救了无数生命受到疟疾威胁的人﹐特别是非洲人。

屠呦呦因为渺小﹐反倒伟大。她让世人看到﹐成就大事﹐不是靠学衔学位。乃是毅力。乃是努力不懈的鉆研和奉献精神。还有﹐尊重自己本位﹐忠于自己的岗位。

报导说﹐屠呦呦不会英语。从电视访谈中观众了解到﹐她不但不会英语﹐就连普通话也讲的一塌糊涂。若不看字幕﹐能听明白的内容恐怕不到一半。尽管如此﹐语言能力的不足并没有打击她的救人计划。

无疑的﹐不会英语﹐研究西方医学著作便受到限制。然而﹐青篙素成功提取也并非中医名著的导引﹐而是一本叫《肘后备急方》古书所带出来的灵感。

《肘后备急方》是中国的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一本古老的急救手册﹐造就一个诺贝尔得奖人。

看来﹐读万卷书不过让人身体疲惫。

原本秘方不在书本里。或正确的说法–没有秘方。

屠呦呦让人们看到﹕生活就是学问。那些懂得生活的人﹐就是有学问的人。

所以﹐不要怀疑﹐问﹕呦﹖对了﹐呦呦﹗就像爱跳嘻哈舞的人嘴里所爱喊的那样﹐边是肯定边是自信地﹕呦﹗呦﹗呦﹗

外国的月亮再怎么圆﹐未必圆得了心底的缺憾。好东西就在自家门前。

前一篇新闻工读(三)
下一篇新闻大马自然基金会促当局 立即发出全国性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