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吉拉

Advertisement

十八岁的骊歌奏起,中学毕业典礼进行着,台上师长的勉励与领证,那时第一次强烈感受到离别愁绪,综合同学们在踏出中学校园后各自前往的方向资讯来看,这回真的是往世界各地飞去,几时还会再见面,只有留给未来做见证了。

哥选择了赴台,做为继续自己的人生旅程另一个起点,看看在这新环境可以让自己独立生活成长到什么地步。

离开故乡的那一天,没有太多的不舍,飞到新环境,就努力让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当地生活。尔后,陪伴需要工读的同学,寻找工读机会,看看在新环境下的挑战又会是如何。

虽然机会是有,待遇也很不错,可在想到身边还有其他需要工读维持生活的同学,往往都礼让给有需要的同学。

而第一次在台工读,还是在顶替因故未克出席的原工读生情况下,前往代班而上了工读职场。这商号在当年是相当具有人气的,就连在诗巫这地方也都设有分行。

代班当晚,先找主管报到,稍微聊了下情况,主管只吩咐﹕负责拖地就好。

当时心里想着:这拖地也不难,平常在家都有做家务,应该可以轻松完成。推着器具车就往指定拖地的地区前进。抵步一看,鞋印、渍液遍布,要拖得干净,得花上不少时间。

主管也没指示要怎么个拖法,毕竟两个地方的环境大不同,那时只好硬着头皮用自己的方式拖地去。

拖完第一遍,放眼望去,自己不甚满意,于是又重新拖了一遍,这时肮脏的地板总算变得清洁不少。仍然不满意的哥又拖了第三遍,拖完后,主管也在身后看着。

“你尚龟毛厚,拖地拖三遍。”巡视了一轮后,主管又说: “刚没跟你说要怎么做这看来很简单的工作,是想看看你会怎么处理。”

环顾了一下场地,主管点点头,似乎颇有赞许之意,立时着手安排工读班表,从原本只每周代班一次的,临时增加成每周代班两次。还记得那之后主管说,工作虽简单,要思考要用心。

哥就这样从一次的代班,莫名其妙的成了在台求学的第一个工读。当然,拖地只是一个工作内容的开始,后续还有其他清洁善后打理的要务,这些都要在商号打烊时刻进行,一阵忙碌下来,下班时已近深夜,就算是健壮如牛的工读生,长期下来课业工读两头忙,加上休息时间减少,也会吃不消。

代班兼职一段时间,主管又将哥另外增调往繁忙商业区的店位协助,虽说时薪工资调整了,但哥却不太喜欢到该区店位协助,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塞车造成的时间紧迫,每次前往都要赶时间。在二十年前的台北市未有捷运,上下班时段塞车情况,根本是恶梦﹗当时有在台北生活过的人都懂。

前一篇新闻印尼火山喷发 4机场续关闭
下一篇新闻呦﹗呦﹗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