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北部一名年仅14岁的初中生在游泳时突然晕倒,经紧急送医后陷入昏迷数小时。医师的检查和诊断表明,她并没有溺水或外伤性脑出血,而是因为自发性脑出血(出血性中风)而导致昏倒。医师胡奕晟指出,这名女学生并没有任何先天性疾病,但在昏迷时她的收缩压升高,她体重明显过重,并且在发病前几天都熬夜。

Advertisement

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台北分院针灸科主任胡奕晟医师在接受《ETtoday健康云》采访时表示,通常年轻的中风患者都有潜在的脑中风危险因素,但该名女学生的父亲表示她没有任何先天性疾病,如血管畸形或心脏异常等,并且没有发现血压问题。然而,在昏迷时,她的收缩压升至180mmHg(一般应在140mmHg以下),高血压通常是自发性脑出血的一个主要因素。

此外,胡奕晟指出,这名女学生体重过重,而且在倒下前几天一直熬夜。事实上,熬夜会导致交感神经的活跃,从而迫使血压上升,长期下来会对心血管造成巨大压力,这也是脑中风常见的诱发因素之一。女学生因脑出血范围较大,所以在手术中移除了血块,等到清醒后,她的病情稳定后才开始接受康复治疗和针灸疗法。

胡奕晟解释说,一般来说,脑中风患者在血压稳定后建议进行密集的康复治疗和针灸,可以逐渐改善单侧肢体无力等症状。治疗越积极和密集,效果越好。然而,初始中风受损的面积越大,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康复。他还补充说,中风的受损部位不同,可能表现出单侧肢体无力、麻木、语言障碍、视野缺损、头晕、平衡问题和面部神经麻痹等不同症状。

胡奕晟指出,中风并不仅限于老年人,他曾经治疗过一个7岁的中风患者,检查发现他有脑部的动静脉畸形;另一个11岁的女孩则因心脏问题患上中风。年轻型中风通常指的是45岁以下的中风患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心律不整、动脉剥离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血管炎、癌症和先天性心脏病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和不健康的饮食也可能是诱发中风的因素。

前一篇新闻为了省钱送未婚妻做“便宜手术” 医生失手让她魂断手术台
下一篇新闻女子“每天5点半准时下班” 主管警告:老鸟都不敢那么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