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联社》报导,维也纳大学的哲学家席莫莱因(Jonas Simmerlein)构思了这场别开生面的活动,他与ChatGPT一起合作,让ChatGPT以4种人类的形象在教堂祭坛上方荧幕中轮番现身,带领教众布道与唱诗歌。

Advertisement

席莫莱因表示,实际内容大概98%都由ChatGPT完成,他只是问ChatGPT:“如果你是一位牧师,正在教堂举办礼拜会,你会怎么进行?”席莫莱因指出,他设定布道的主题是“现在正是时候”,然后要求ChatGPT加入咏赞、祈祷、祝福等环节,最终就能获得一套挺有模有样的仪式。

在教堂内参与仪式的54岁女教徒施密特(Heiderose Schmidt)表示,一开始对于AI布道十分好奇与兴奋,随着仪式进行,渐渐觉得越来越反感,因为AI化身没有灵魂也没有表现出情绪、没有肢体语言,语速快又单调,让她很难保持专心。不过施密特也补充,对于更习惯网路与AI的人们来说,或许会有不同的感受。

荷兰特温特大学的科技伦理研究员普齐奥(Anna Puzio)表示,AI应用在宗教场合比想像中的更具潜力,出于各种原因,人们有时候不太与旁人分享自己的体验,但分享给AI又是另一回事。不过普齐奥也指出,AI跟真人太像,存在被有心人士用来欺骗大众的风险。另外普齐奥强调,现存多种不同宗派,AI布道也只是其中一种宗教观点,但她担心AI会被当作强化某种特定观点的工具。

至于这场实验的设计者席莫莱因则认为,AI可以辅助,但终究无法替代人类在宗教仪式中的地位,因为AI无法与教徒即时互动,当教徒在仪式中发笑的时候AI不会有任何立即的回馈,且AI也不像人类牧师,能与教徒发展出长期的情感连结。

前一篇新闻陈泓缣:本地公司投资东谷设养猪场 沙民将享实惠猪肉价格
下一篇新闻沙野生物局与台信义集团 展开环滩岛海龟保育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