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怡保4日讯)怡保防止虐待动物协会宣布,该会將进一步推行「捕捉、绝育及释放-管理」计划(TNR-M),在该计划下会捕捉流浪狗,然后进行绝育、標记、在狗只颈上置入微型晶片,最后才释放;该计划能有效减低流浪狗数量,並確保流浪狗不会是市民构成危险。
怡保防止虐待动物协会主席宋伟釗指出,「捕捉、绝育及释放-管理」计划的过程,为先捕捉流浪狗,然后带到附近的兽医诊所进行绝育,之后替它们剪耳朵作为已绝育的记號后,再於它们的颈上置入微型晶片,最后才释放回原地。
「每只进行上述计划后的流浪狗,我们都会在它们的颈项掛上本会的牌子,之后再透过扫描器扫描它们颈內的微型晶片,確认它们的身份、是否已注射疫苗或绝育等,以確保它们不会对市民构成危险。」
他週日上午移交该计划书予怡保市议员罗量信后,召开记者会表示,此计划乃仿效德国政府用於控制流浪狗数目的方案,该计划在德国实施已有40年之久,能有效地將流浪狗的数目降至最低,是一项可行性极高的计划。
他说,自本月1日至今,该会已帮3只流浪狗置入微型晶片,並放眼今年年尾进行TNR-M的流浪狗能达到100只,届时该会也愿意与其他组织合作,先將目標放在怡保,之后再慢慢推广到別的地区,或其他州属。
他告知,为一只流浪狗进行整套TNR-M手术需耗资约250令吉,不过这通常由带狗只进行手术的人自费,至於一个微型晶片的价格约40令吉,因此冀能透过相关组织筹款,以筹足资金为目標流浪狗进行手术。
宋伟釗指出,该会自2013年至2015年,已为800多只流浪狗进行绝育,有些在手术后已释放回原地,有些则已让人领养,惟目前则因檳州发生疯狗症一事,造成许多狗主丟弃本身饲养的狗儿。
日均接3丟狗投诉
「我们几乎每天都会接到2至3项有关丟狗的投诉,但通常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建议狗主先带狗儿前往诊所,注射疫苗或绝育后才將之放生,勿將之置之不理。」
他直言,怡保目前的流浪狗数目已高达3万多只,而流浪狗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为住宅区及巴剎。
此外,基於10月4日也是世界动物日,该会也针对檳州政府处理流浪狗的方式深感痛心,因此为给予檳州眾爱狗人士支持,藉此活动分派白气球,让出席者写上祝福语后,再將气球释放。
出席者包括怡保市议员刘家传、马华怡保西区区团团长刘国南、团员韦程翔、打捫区团团长罗添权、务边区团团长黄惠钧、马来西亚团结联盟协会理事蓝凯奕、全马养狗人协会霹州主席刘月明、霹中总青商团团长叶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