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指出,通过对「嫦娥五号」月壤样品开展系统的物质科学研究,发现了多种类型、不同起源的月球玻璃物质。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在嫦娥五号月壤中首次发现天然玻璃纤维。相关研究成果都已线上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上。
Advertisement
研究人员指出,在荒凉贫瘠的月球表面,存在着由火山喷发、地质运动、陨石撞击等活动产生的丰富的玻璃物质。许多月球上的玻璃可以稳定地存在亿万年。

月球玻璃是探索月球奥秘的重要材料,不仅保存了古老的月球物质,还记录着其形成时的环境信息。
研究人员综合分析了嫦娥五号月壤样品中玻璃物质的形态、成分、微观结构和形成机制,发现月球表面存在着固、液、气多种转变路径的玻璃起源。
研究人员指出,月球表面频繁遭受的陨石及微陨石撞击导致的矿物熔化和快速冷却,产生了各种形态的玻璃物质,包括球状、椭球状、哑铃状等旋转形状的玻璃珠,气孔构造的胶结质,流体形态的溅射物等。
中科院物理所副研究员沈来权指出,这些天然的玻璃纤维证明,月壤具有良好的玻璃形成能力和优异的加工成型特性,肯定了在月球表面就地取材利用月壤加工生产玻璃建材的可行性,将为未来月球基地建设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