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上认为酗酒才会造成肝脏疾病,甚至有一说认为小酌有助身体健康。不过最新研究指出,即使是小酌,喝酒仍会造成肝纤硬化、癌症等健康风险。和不喝酒的人相比,每天5杯酒,得到胃癌、大肠癌等机率都高出37%之多。
台湾林口长庚医院胃肠肝胆科副教授李柏贤在「Dr.Le 李柏贤」分享一篇2022/12/30发表在临床胃肠肝胆科学杂志(CGH)的研究。研究指出,即使不是重度饮酒,喝酒仍会增加肝纤维化和脂肪肝、肝炎风险,而肝纤维化反覆加重,最终结果就是肝硬化。
坊间传言适量饮酒可以抗氧化、降低心血管疾病,但其实此说法的科学证据并不充足。较有科学实证的反而是,酒精会增加头颈癌、食道癌、胃癌、大肠癌、胰脏癌、肝癌、肝硬化、肝纤维化、肝炎、心血管疾病、记忆缺损以及大脑老化等疾病风险。
研究更证实,和不喝酒的人相比,每天1杯酒会增加0.5%健康风险,每天5杯则增加37%,这还不包含跌倒、暴力事件及交通意外。
喝酒会脸红的人更不适合长期大量饮酒。李柏贤说明,酒精进入体内,会经由乙醇去氢酶代谢成一级致癌物乙醛,再由乙醛去氢酶将以乙醛代谢成无毒的乙酸。
偶尔小酌有助纾压及交际,但根据目前现有科学研究结果,还是不喝酒最好,若非喝不可,应尽量减少饮酒量。根据「国民饮食指标手册」的建议,男性每日不超过1罐啤酒(或相当于20g酒精量);女性则不超过半罐啤酒(或相当于10g酒精量)。
若是准备怀孕、怀孕期间或正在哺乳的女性,为了胎儿的健康,绝对不能喝酒。
李柏贤补充,该研究参与者平均年龄为54岁,每人平均每周饮酒为6.2 ± 7.4标准饮酒单位。依照美国肝脏疾病研究协会(AASLD)对重度饮酒的定义为,男性每周平均喝酒大于21个标准饮酒单位,约等于每天42克纯酒精;女性每周平均喝酒大于14个标准饮酒单位,约等于每天28克纯酒精。
每一标准饮酒单位(standard drink)等于14克纯酒精相当于5%啤酒350cc,或12%葡萄酒150cc,或40%烈酒44cc。不同国家标准单位含酒精量不同,从8~20克不等,正常人一小时可代谢掉8克酒精,相当于5%啤酒200cc或12%葡萄酒83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