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中秋到来前,很多人都会到檳岛大东酒楼拍「灯笼海」,那红红的玻璃纸灯笼煞是好看,但其实这美丽的中秋画面恐怕会有消失的一天,因为已越来越少人懂得製造这类玻璃纸灯笼了。

Advertisement

这玻璃纸灯笼对70、80年代的人而言,可是童年的回忆,小学教师都会在中秋期间传授传统灯笼製作法,但现在取而代之的新科技產品。

除了学校教师不再教学生以传统方式製作灯笼外,就连市场上要寻找玻璃纸灯笼也非常困难。大东酒楼老板李昭游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表示,这门手艺非常耗时耗精神,许多老师傅的后人都不愿继承,在不久將来恐失传。

中秋灯笼电子化

他说,中华传统庆典具有人情味及团圆的寓意,但现代科技发达,许多东西都开始电子化,就连中秋节灯笼也开始电子化,导致中秋节少了许多古老的味道。许多家长担心古老灯笼蜡烛会对孩子造成危险,所以都选择电池灯笼为主。

他表示,家长过度保护心態,也开始让现代孩子失去以前孩子们的童年回忆,因为玻璃纸灯笼的意义是电池灯笼无法相比的。

老外喜传统灯笼

他无奈的说,不仅是需求少,由于科技的发达,时代的变迁,许多製作玻璃纸灯笼的后裔也不愿继承这不赚钱即耗时的手艺。大部分製作玻璃纸灯笼的师傅们都是年迈老人,所以恐怕这手艺再多几年將会永远失传。

他表示,今年跟一些厂家取货时,对方称已经不做了因为家人已不愿给老师傅继续製作,因为耗时耗体力,手都烂了。

李昭游表示,虽然这几年许多人受到乔治市世遗的影响,开始吹起復古风,玻璃纸灯笼开始受到许多外国人及本地人的注意,相比跟去年,今年的购买量相当的不错。

他说,这也许是玻璃纸灯笼重生的机会,因为需求多,供应的一方將会继续下去,惟必须找到继承人就更完美。

提及玻璃纸灯笼儿时回忆,他说,以前在学校,教师在美术节会教学生製作传统玻璃纸灯笼,当然形状不是这种高难度的龙、鱼,而是那些比较容易的形状,同时材料只要到杂货店即可买到。

学校也没教 小孩不知如何製作

韩江小学校长陈华华接受电访时说,学校如今已没有传统灯笼製作教学了,都是以现场的卡片折成灯笼。

此外,他感嘆的说,因为电池灯笼的出现,许多小孩子即使看到玻璃纸灯笼都不懂这是何物,还必须通过父母的解释,这是中秋节提的灯笼他们才了解,所以担心下一代的小孩子的父母可能也不懂玻璃纸灯笼了。

但是,他表示,大东酒楼售卖玻璃纸灯笼已数十年了,希望能够一直维持著传统,让更多人了解中秋节文化。

前一篇新闻蔡添强促反对党重建合作
下一篇新闻安华受限制与律师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