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叻特讯)当天去走访达叻的三山小学时,是在下午一时许,当天全校没有电流供应,因为发电机坏了,所有对外的联系全部断绝,不过不死心的老师还在平常置放卫星系统操作的Wifi手机地点来探索线路,意图像2014年、2015年期间,可以在学校范围内找到一些有线路的讯号地点来搭线,可惜找了老半天,还是没有动静。
其中一名在找线路的女教员说,以卫星系统操作的Wifi是在2020年装备,一台在教师的宿舍,一台在办公室使用。

没水没电的三山小学风景优美,惟交通不便,需靠水路来出入,当天(本月6日及7日)来自诗巫加帛与沐胶省华小董联会一行理事,在主席郑尚魁带领下前往拜访该校,也是坐了一小时的捷艇才抵达建在河边的学校。

随行者尚有秘书甲必丹程日平、财政许立琴、校务主任许忠明、副经济与发展甲必丹苏德旗及理事许庆礼,所走访的各校包括达叻振华小学、培育小学、乌也益智小学、沐胶益华小学、崇文小学及万年烟中华公学。
目前学校的校长位还是空缺,之前已被派到此校服务的教员因该校太过偏远,交通不便而没有前去报到,迄今该校是由代校长王莉荃负责。
出席下午交流会的人士包括副董事长徐忠乐、两名理事即龚德利及张永明,以及家教协会主席甲必丹谢为世。

董联会代表谈迁校
华小董联会是应董事部要邀请下,前来学校走访,并对该校董事部欲争取将学校搬迁到诗巫再也镇办学一事,进行实地了解和交流,以便事后董联会能从中协助,以便进行后续的迁校工作。
在交流会期间,出席者包括董事、家教协会主席及教职员均表明一致,赞同搬迁的事,以保留学校的办校执照。
董联会主席郑尚魁说,如果大家意愿都一样,该会逐会在较后进行后续工作,把三山小学搬到诗巫再也,那时候全部的教职员就可以全体回到诗巫了,尤其那些已在三山小学任职多年(8到9年),来自诗巫的教员们,从此可以离开是间交通很不便,只能靠水路联系,学生来源减少中的遍远学校了。

迁校后发展能大
郑尚魁说,早年由沐胶搬到诗巫再也的天化小学,目前学额已爆满,没有地方扩建了,有了天化小学的迁校例子,尤其学校可以扩建到今天的大规模,加上当地还有许多房屋的发展计划在进行,三山的迁校也是被看好的,即是有很大的潜能发展。
“华小董联会此行的任务是要帮助学校的搬迁,因在学生来源减少中(全校人数才16人),与其以后被关掉,执照没有了,倒不如趁早把学校搬到诗巫再也去,或有潜能的地方,但三山小学这么美,校舍这么美,说搬迁了还是让人舍不得的。”他如此说。
董事位子仍保留
他表示,倘若三山搬到诗巫再也了,当地的三个董事位子还是保留给现任的董事。
他也说,迁校工作不易,如诗巫开南小学还未搬,已五年了,虽然新校舍建设耗资二千多万,明年准备开始招生了,今年内,诗巫的培英也要搬到卢勃安都,目前在处理中。
他称,虽然董事部及教职员都同意说要搬迁,但该做的问调工作还是要进行,即要向家长展开问调,是否愿意搬迁?

全校16学生仅3华人
代校长王莉荃说,三山小学全体学生有16名,当中有3个是华人,明年有1个新生,全校教师有7名(加代校长一个)。
据悉,该校有5名教师来自诗巫,每周五诗巫来的教员,包括已婚的女老师,必须在下课后坐船回去达叻市区,再自行驾车回到家,之后周日一大早再返回学校上课。
家教协会甲必丹谢为世对一行人的到访表示感谢,在分享时他说以前(四十多年前)在三山读书时,一班有四十多位学生,现在学生来源很惨,现在全校只有十多位学生。
三山执照不能丢失
他披露,在过去一两年里,当地的教育局局长有提起,献议三山华小要跟国小(SK Klik)合併,惟他不赞成。
虽然前者表示,如果不要跟国小合併的话,可以找其他的华小。
他曾向对方反建议,即SK Klik可以来跟三山合併,只因该国小有涨水的问题,连课室都会入水。到了最后,合併的事也不了了之,不管是跟国小合併,还是跟华小合併。
谢氏说,他不能让三山失去它的执照,因当初创校人和捐地的人是他父亲,后来是在跟董事部商量后,要求董联会主席尽量帮忙争取去搬迁。

与国小合併或失地位
郑尚魁表示,如果华小跟国小合併,华小会失去原来的地位,因国小可以附设华文组,但华小执照会失去,事实上到了今天,也没有一间国小有合併,只因大家也反对。
郑氏说,150个以下学生是微小,为何不要订30以下才是微小。诗巫及乡区许多华小生人数处于100,50及80多名的学生地位,不是说不能生存,而是几十年一些华小的人数均是如此。
“小城镇开发时,如芦仙地区,也是几十个学生,政府决定150个学生以下是微小是不合理。凡华人走到一个小地方如牛麻、芦仙等,一路来学生也是几十个,也能生存,为何要合併?一些微小的华小(十多个学生),既使几间合併了以后,还是微型,我是不赞成叫人合併的。”

他指,搬迁还可以,因为学校执照还在,问题的关键是,人是有感情的,搬迁的话,原地区的人,心里会捨不得,学校关了心更会痛,但也不要背著历史罪名,还是搬到外地生存好。如诗巫天真小学目前的学生也是900多个,以前也是由诗巫西岸乡区木桂兰搬迁到诗巫乌也路五里处兴建顺合花园住宅区内办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