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两年持续不断的疫情,导致所有领域尤其是经济和教育领域的封锁和停摆,让数百万名马来西亚人在疫情后陷入困境。
数据显示,90%的郊区家庭和86%的城市家庭面对紧急状况时,无法拿出应急资金。尽管我国的经济现在已经重新开放,但长期导致的影响正在显现,例如储蓄耗尽、薪水变少、企业也因为周转不灵不得不关闭等因素。
更令人不安的是,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在教育方面远远落后,因为他们买不起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等用于线上学习。
我国的教育在疫情期间,学校已经封锁长达42周,也是东南亚关闭时间最长。这段时期的幼儿因为没有机会学习,也因此导致文盲病例增加。
国家复苏理事会(MPN)主席丹斯里慕尤丁此前曾表示,此次封锁需要大约10年的时间才能恢复,这是一项艰难的任务,但可以通过实施正确的政策来执行。
国家复苏理事会还表示,通过设立一个全面及集中的综合系统,以简化向贫困社群和有需要人士进行财务援助、食品分配的过程,同时避免经过复杂及官僚程序。
随着全球经济的萎缩,以及我国经济在2023年将因外部经济压力而下滑的种种因素,一般小市民难免会担心,他们是否能够应对各种状况。
国家复苏理事会不久前在全国研讨会上总结12项提案,希望政府能够尽快落实并解决基本问题如贫困、B40群体的教育、可持续城市规划、沙巴和砂拉越的区域包容性、中小型企业营业模式、绿色经济、粮食安全和赋权生态旅游,通过强调社会包容和尊严各方面来复苏国家经济。
该理事会也敦促政府,采取全面和包容的方法来推动国家复苏以及加强社会包容,对于推动《2030年共享繁荣愿景》(WKB 2030)刻不容缓,以解决各地区之间的收入和社会经济差距。
西蒂诺莎兹微娜,37岁,
单身妈妈
37岁的西蒂诺莎兹微娜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的丈夫因为患上新冠肺炎而去世。 “丈夫是我们的一家经济来源。他不幸去世后, 我们生活非常艰难。我必须照顾年幼的孩子,也没有工作,想送他们去托儿所,但是费用太贵了。”她悲伤地说。
她创业的梦想并没有实现,因为缺乏信贷记录,银行也拒绝贷款给她。
“我们现在只是看一步,走一步。感恩的是,我和孩子还是完整的在一起,唯一担心的是他们未来的教育。”
她希望政府能够继续推行措施,让国人有机会提高技能,以面对不断变化的全球环境。“我看到许多同伴参加各种课程来提高自己的技能,例如美容、开小网店等。我现在的梦想是提高技能,计划在今年底学校假期期间,在住家附近经营椰浆饭小生意。”她说。
伊利亚因贾斯尼,32岁,
二手服装企业家
“针对微中小企业家的暂缓还贷计划是一个很好的措施,因为大多数企业家都缺乏资金融资。”
“民众认为我们能够以廉宜价格出售商品。但是,他们没有考虑运输成本、预付成本、储存成本等。虽然经济已经开放,但大部分民众尤其是B40 和 M40,他们还是以购买食品和支付账单为主要,衣服还不是必需品。我们的业务要回到疫情前仍需要一段时间。”他说。
Kelvin Chan,28岁,剪接师
娱乐领域在疫情期间所有拍摄被迫暂停。疫情前,身为剪接师的他每月能够赚取高达约5000令吉。但是疫情爆发后,公司资金不足,他只能获得约一半的薪水。
“老实说,我很庆幸自己还有一份工作,但每月收入减少 一半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加上我还是单身,不符合资格获得援助。另外,我还要照顾父母,每月花费在供屋、医药、水电杂费等达2800令吉,这还不包括今年大幅上涨的成本。”他说。

黄蓉蓉,39岁,文员
“过去两年疫情所带来的各种影响,让我们所有人都感到恐慌和焦虑,毕竟这是以前所没有经历过的。虽然现在我们的生活有在慢慢恢复正常,然而却面临万物暴涨,让我们这些小市民大叹钱不够用。尤其我们有家庭小孩,每一笔大消费都要想清楚。”
至于暂缓还贷的计划,她认为,除了针对企业家,或许还能提供给有需要的民众来申请,因为对手头紧的人他们可以先解决眼前的问题,比如说食物。
谢贤聪,51岁,上班族
经常听闻身边有人获得援助,有人拿不到,又或者明明符合资格却时有时无,他认为,“如果有一套完整的系统来援助民众是不错的,最重要是政府有这样的能力来执行,确保所有援助到
位,并且一视同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