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合国决议经济制裁朝鲜,但不肖商人为了谋取暴利,不惜冒着被逮风险,在公海进行黑市交易,除了军火掮客居间穿梭引荐走私油轮卖油及武器,朝鲜也甘愿花上比市价翻倍的价码大肆买油或各项军备物资,即便美国透过高科技监控,但油商捞很大,为了暴利,杀头的生意还是有人做。
美国扩大追查海洋飞马号的航迹后,发现实际船东是新加坡籍的贸易商人郭记成(Kwek Kee Seng),清查郭的背景又查出,他曾在2019年2月承租越南籍油轮「VIET TIN 01」,驶抵高雄港外海,再透过管道辗转联系住在高雄、经营船务代理的贸易商人陈诗焕,协助处理VIET TIN 01油轮在高雄港外海的补给作业。
之后,VIET TIN 01油轮完成补给,随即在同月下旬驶往朝鲜南浦港外海,美国怀疑该船以接驳方式,非法卸载2千吨油品给朝鲜油轮,因此将郭记成牢牢盯住,并进而获悉陈诗焕的角色。
美国盯上陈诗焕后,发现他在2019年8月间仿效郭记成的手法,找人头承租登记菲律宾船籍的C.P.47油轮,再装载约3千吨的石油报关出港,实际上未抵达目的地,即在高雄港外海停泊,将油品偷偷卸给海洋飞马号。
海洋飞马号在高雄外海载满油品后,陆续在同年9月至10月,多次在朝鲜平壤外海卸油给遭联合国制裁的Saebyol号及另艘PaeK MA号,过程中,海洋飞马号为躲避查缉,不但刻意在公海走走停停,还故意关掉AIS船舶自动追踪定位系统,因此也一并被列为制裁对象。
综观郭记成与陈诗焕运油朝鲜的手法包括5大招,首先是找人头租油轮,其次是找配合贸易商购买油品,然后双方约在公海接驳,报关文件全都造假,第三是透过地下汇兑交易完成买卖,第四则是出海前一刻将船舶的英文名字涂掉,甚至一出发就关闭AIS追踪定位器,避免行踪曝光,第五则是选在夜晚,在朝鲜外海驳油卸货。
不过,国际海事组织(IMO)编号如同身分证,为船舶、注册船东和管理公司所使用的唯一识别码,目的在于提高海事安全及减少海事诈欺,1996年1月1日起,所有船舶都须使用国际海事组织编号,编号用于识别船舶,不会随着船东易主、注册国或名称发生变化而改变,因此船舶证书必须有IMO编号。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美国透过间谍卫星的夜视功能,查出运油船只识别码,进而掌握实际船东,一举瓦解朝鲜在黑市买油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