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引述知情人士说法报导,美国联邦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访台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通话时传达北京无意开战、现在不适合爆发全面危机的讯息。

Advertisement

报导援引接近中国决策圈的未具名人士表示,习近平为中方外交努力数个月仍无法阻止佩洛西访台感到灰心。北京担心佩洛西此行可能引发骨牌效应,其他国际政治人物纷纷访台,提升台湾国际地位,可能促使台湾宣布独立。

这些人士说,北京长远目标是实现两岸统一,但当前重心仍放在防止台独。

听取7月28日习近平与拜登通话简报的人士提到,习近平虽警告拜登,佩洛西访台会产生后果,但他也示意中方无意与美国开战、双方需要「维护和平与安全」。

中国驻美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说,习近平与拜登通话时阐述「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多名拜登政府官员表示,他们向北京表明华府恪守长期奉行的一中政策,但国会议员有权访问台湾。

佩洛西8月2日至3日访台,成为25年来访台最高层级美方政要。中方随后在台湾周边海空域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暂停与美方在气候变迁等领域的合作,并冻结与美方部分军事联系管道。

报导引述洞悉北京思维的人士表示,中国领导阶层试图强势回应之余,避免引发美国及其盟友拉高紧张态势的反应。

报导写道,习近平在意的是中共第20次全国代表大会今年稍晚召开前维持稳定。但中方行为已导致美中关系更加紧张,美国盟邦安全忧虑加深。亚洲与欧洲多国担心,北京在佩洛西访台后的作为,可能是更直接对台施压的新阶段开端。

华府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中国研究主任白明(Jude Blanchette)说:「北京接下来对台湾将超级敏感,这是未来几个月美中关系的重要特征。」

报导提到,习近平面对冠病防疫措施和其他政策造成中国内部不满声浪高涨,亟欲展现权威,选在佩洛西访台前和拜登通话带有政治风险。但知情人士说,习近平最终决定和拜登通话,目的是让美中冲突风险降到最低。

中国外交政策圈对安排领袖间往来一向很小心,深怕另一方若在双边往来后马上做有违北京利益的事,中方面子可能挂不住。

举例来说,习近平2016年在华府会晤时任美国总统欧巴马、同意签署巴黎气候协定3个月后,欧巴马在白宫欢迎西藏流亡精神领袖达赖喇嘛到访。此事在中国带来政治冲击,北京外交圈仍记忆犹新。

佩洛西访台计划4月首度曝光后,中方官员就不断警告华府。佩洛西后来因确诊而延后访台。

听取7月底「拜习通话」简报的人士说,拜登通话时向习近平解释美国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并提醒习近平,前联邦众议院议长金瑞契(Newt Gingrich)25年前曾访问台湾。

这些人士说,习近平与拜登最终同意保持沟通,继续推动日后当面会谈的计划。如果这次会面在习近平取得中共总书记第3任期后发生,将在北京被视为习近平地位提升。

但部分外交分析家预期,习近平下一任期将更大胆对抗美国、施压台湾等地。

华府智库史汀生研究中心(Stimson Center)中国计划主任孙韵说:「现在习近平的当务之急是稳定。北京至今表现非常克制,但这只是短期策略,目的是防止中美关系失控。」

前一篇新闻大马国债升至1.4兆令吉 郑志国:每人背负3万749令吉债务
下一篇新闻立陶宛分散市场不靠中国 对印太出口金额年增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