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巫28日讯)钟婷婷是个听人,她的丈夫是个聋人。非常疼爱她的父亲一度非常抗拒这件婚事,因为担心聋人丈夫不能更好照顾女儿,也担心生下聋人孩子。

Advertisement

“不管是做听人的丈夫,还是做聋人的妻子,夫妻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双方都在各自家庭生活至少20年,有各自的生活习惯和想法,然后要在同一个家庭中生活。所以夫妻有问题,很多时候是出于沟通,有沟才有通,没有沟怎么通?我们也以行动来给家人信心,让他们不要担心我们的选择,我们会很好的。”

与聋人丈夫婚后的家庭生活,跟一般家庭生活没有两样,实际上,聋人与听人、聋人与聋人以及听人与听人之间的婚姻生活是没有不同的。钟婷婷是手语翻译员,与丈夫也都以手语沟通。

手语沟通无需喊叫

“有时候我在这边,他在那边,距离较远,我们不需要大喊大叫来表达,用手语就能传达讯息。我们用生活来让家人安心,家人们也都接受了。后来我父亲过世,在他离开的第七天,全家人中,只有我先生梦见了父亲,对他轻拍肩头微笑示意,我们都知道父亲安心了。现在先生也接了我的妈妈来我们家住,这样也能照顾到妈妈。”

她们有一个儿子。如果儿子有话想对爸爸说,钟婷婷会让孩子自己去和丈夫说,丈夫想对孩子说什么也是由他自己去和孩子说。

“他们是以手语沟通。我认为这是让他们学习如何沟通,孩子要有一套与爸爸沟通的方式,而爸爸同样要懂得孩子想跟他说什么。有时候我不在家,他们两个也能把家里很细心的顾得很好。”

她也直言,聋人很多时候与家庭的关系较为淡漠。譬如她先生与姐姐和妈妈的关系都不太好。

“我先生和姐姐在之前常常一沟通就吵架,因为姐姐不知道弟弟要说的,而弟弟也没有正确接收姐姐的讯息,所以沟通得不好。我学会手语已10年,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很多聋人与我先生一样,与家人关系没有那么好。这是因为沟通。家人不知道要怎么与聋人孩子沟通,而聋人孩子因为沟通的方式不对,经常也没有接收到来自家人的正确资讯,彼此都有误解及没有接收到正确的讯息。我后来发现这点后,也会给予先生一些引导,现在他和家人的关系融洽很多,也明白了过去有些资讯并没有正确接收。”

对资讯理解仅50%

好比钟婷婷在初学手语之初,也是有在看聋人的书写,她发现聋人的书写表达,她也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有很多聋人对一些资讯的理解其实也只了解40-50%,并不是全面理解的。在家庭关系中也是如此,这也是很多听人朋友到了某个年龄后,都会往外跑。这主要是出现不良沟通,所以钟婷婷很鼓励大家要学手语,特别父母学了手语与孩子的沟通也会更正面。没有一对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也没有不爱彼此的家人,如果是出于沟通不好,那就改变沟通的方式,用双方都懂的沟通,那么也可以改善家人之间的相处。

还有就是也因为社会的主流沟通不是用聋人最熟悉的手语,所以聋人对于很多日常资讯也是一知半解,就像她认识一个聋人女孩才20岁已有血糖过高的问题,深入了解后才知道对方不理解健康饮食。以手语作了讲解与引导后,女孩调整了饮食习惯,现在也建康了。

“很多聋人都有健康的问题,这主要他们没有接收到正确的资讯,如果我们可用手语去与他们讲解,他们是很快就跟上。还有一些政府或职场的权益保护意识或规定,他们也不是很懂的,都需要我们正确引导。”

需要有人正确引导

只要有人引导,基本上,聋人都会遵从教导,并仔细按照指示去认真且细心地执行。

钟婷婷是在第七场无声分享会中,作出以上的分享。她也提及自己有遇过雇主要聘请聋人员工,工作内容与要求与听人相同,但聋人薪资待遇却比听人低。

“如果工作内容是一样的,为什么聋人的薪资待遇就会比较低吗?聋人要工作是可以的,只是听不到声音。如果你跟他说好A-Z要怎么做,他会跟着指示细心完成,甚至也因听不到声音不致分心,而更集中精神在工作上。”

对她而言,听人可以为聋人扮演引路人的角色,为聋人作讲解、引导,聋人明白和理解后也能做得很好的。而手语便是听人聋人之间的沟通索引,只要善用手语,就能带来更多美好。

前一篇新闻国外出席官方活动国语发言 砂律师:砂跟从首相决定?
下一篇新闻兄摩托车载弟女朋友 诗巫兄弟上演手足相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