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京在对国民发表的谈话中说:「看一眼地图就能看到,西方国家是如何的违背北约不东扩的承诺,这就是欺骗!一轮又一轮,我们迎来了北约五轮东扩。」
普京认为,造成这一切后果的是北约。是北约的咄咄逼人,对俄罗斯构成了生存威胁。普京说,乌克兰不仅仅是俄罗斯邻国,还是「我们共同历史的一部分」,「乌克兰民众是我们的同志和亲人」。但现在的乌克兰,却「成了西方遏制俄罗斯的工具」。
普京的谈话,反映出俄罗斯所处战略环境的冷酷现实。中国「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李海东教授认为,正是基于战略安全考虑,让普京作出了承认「顿巴斯是独立地区」的决定。
冷战后,美国和北约构建的整个欧洲安全秩序,是针对俄罗斯威胁来推进的。普京的选择,可以被视为俄对美西方打压的强烈反弹,是一次集中爆发。
李东海说,普丁的战略调整,是针对美国、北约进行持续的「东扩」发动强有力的反击,同时以这种方式来展现俄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强硬立场,旨在宣示俄在欧洲政治舞台上,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强权。再者,顿巴斯地区住着众多俄罗斯裔人民,对当地俄人的安全考量,也构成了普丁做出出兵决定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乌克兰当局跟顿巴斯民间武装相互指控对方违背了2015年达成停火的《明斯克协定》。普丁之前曾指控:基辅当局「不愿履行」和平协定。
美国不准备「打个你死我活」
李东海认为,尽管美国、英国、欧盟方面已迅速宣布对俄制裁,但不论其内容是什么,应该不大可能撼动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既有立场,美国和北约介入乌克兰局势的程度有限。
在此之前,美国与西方国家曾发动一连串「造势」向俄施压,包括美国向乌克兰投送1000多吨武器弹药、不断强化北约在东欧的军事存在、关闭驻乌大使馆并呼吁美国公民离开乌克兰。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也向乌提供军事及资金援助。
但美国并不希望直接介入战争,跟俄发生冲突,而是希望透过「煽风点火」,出钱出枪给乌克兰,试图让俄乌开战,打一场「代理人战争」,让两国相互消耗,美国坐收渔翁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