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春天,北京当局说将核准中国复星医药代理进口的mRNA疫苗「复必泰」;去年秋天,当局又说即将生产自制的mRNA疫苗,但至今mRNA疫苗还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中国在此类疫苗的落后状况,让许多专家及西方国家媒体不解。是遭遇研发瓶颈,还是有外力影响?
纽约时报指出,包括莫德纳(Moderna)及BNT在内的mRNA疫苗,是目前最效的新冠疫苗,经全球许多国家核准及使用。中国民众已接种的疫苗,主要是有效性较低的国药及科兴两种灭活疫苗,目前当局尚未核准任何一种外国研制的mRNA疫苗,也尚未推出本土研制的mRNA疫苗,戳破了北京方面先前有关疫苗研发领先世界的说法,也让专家质疑,中国凡事自主的作法,不像官员说得那么成功。
多位科学家说,正由于中国实施严格的防疫隔离政策,整体人口尚未累积到足以对抗新冠重症感染的自然免疫力。目前国内已逐渐有防疫办法改弦更张的压力。
近几个月已有官员公开讨论,有必要推出更佳的疫苗科技。顶尖呼吸疾病专家钟南山去年12月的一场研讨会中说,「我们必须从其他国家学习好东西,例如mRNA疫苗。」当局上周核准辉瑞公司(Pfizer)的新冠口服药物Paxlovid,部分专家认为此药可能有助于改变北京的抗疫策略。
中国去年似乎曾准备推出mRNA疫苗,当时总部设在上海、代理复必泰的复星医药公司告诉投资人,说审查机关将在去年7月核准让民众接种复必泰。但到了8月下旬,复星董事长郭广昌对外界表示,当初复星开发mRNA疫苗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给民众多一种选择,「无论结果如何都没关系」。
华尔街日报引述消息人士的说法,指当局延迟核准复必泰,是担心民众怀疑国产疫苗,且为中国制药公司推出本土mRNA疫苗争取更多时间。BNT首席商务长马瑞特(Sean Marett)上个月说,他们很难预测复必泰何时在中国核准通过,但中国仍是极重要的市场,这一点他们非常非常坚定。
在本土mRNA疫苗方面,中国第一个mRNA新冠疫苗生产厂,去年12月21日在云南省玉溪市疫苗产业园举行奠基仪式,一期产能为每年1.2亿剂,预计开工后八个月内建成,投入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