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媒最近却以专题形式,对冬奥近来饱受外界批评的违反奥运精神、开销太高、不环保、防疫过于严格等进行了报导,还将北京冬奥称为「一场被诅咒的奥运」。
据《重点周刊》报导,北京冬奥即将在2月4日登场,尽管中国政府对这场国际体育赛事寄予厚望,但国际的态度却不太好,许多国家根本不对北京冬奥抱持期待,就连无法买票入场观赛的中国人也感到意兴阑珊。
报导称,北京是全球唯一一个同时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不过在短短14年就再次成为奥运东道国,并未让中国获得一致好评,相反,许多观察家认为,中国已将奥运会当成是大外宣的最佳场合,而非尊崇「奥运精神」,对体育文化和运动精神做出贡献。
除了违反奥运精神外,中国对北京冬奥的「表里不一」也惨遭外界抨击。在取得2022年的冬奥举办权后,中国曾扬言将以低成本举行北京冬奥,除了重新使用鸟巢体育馆外,也承诺将以14亿欧元的预算办好冬奥,比索契冬奥2014年的花费的360亿欧元形成强烈对比。
不过,美国《商业内幕》最近踢爆,中国随后增建了天价高铁、奥运村等项目,导致实际花费巨幅增长,达到约340亿欧元,足足翻倍了至少24倍。此外,北京的冬天十分干燥,降雪量不足以形成能够举办滑雪等比赛的赛场,因此当局只能斥巨资制造近1.85亿公升的人造雪,除了让北京冬奥成为史上首场百分百使用人造雪的比赛,也遭到环保人士批评。
另外,在新冠疫情持续肆虐的情况下,中国仍坚持与世界隔绝,采取极端的清零策略抗疫。在这样的条件下,举办重要的国际体育赛事,同时接待数以千万的外国代表和工作人员变得极度困难。据悉,北京冬奥将在一个完全密封的「公卫泡泡」下举行,当地居民被下令禁止接近参赛者,而选手在当地移动,也会由警车开道,行动完全受监控。
半年前刚落幕的东京奥运也采取了相关的防疫措施,不过北京冬奥的规范却更为严厉。报导指控,只要有任何外国选手在比赛过程中被验出新冠阳性,他们就必须立即进行隔离,让中国运动员因此占尽优势,从而让他们的获胜机会大增。
受中国人权议题影响,北京冬奥也惨被多国抵制。英美、澳洲、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国或祭出外交抵制,或宣布不派官员出席,导致中国的人权议题成为了冬奥的禁忌话题,主办方甚至还威胁运动员参赛期间不得提及中国人权,否则就会遭遇报复,让人倍感忧心。
《重点周刊》指出,由于法国即将在2年后举行巴黎夏季奥运会,因此他们现在并不太愿意得罪中国,但从政府选择派出最低限度的官方代表团参加冬奥开幕,明显可见法国也不想和这个如同「专制政权大型舞会」的北京冬奥过于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