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朝吉
2015年6月29日,当亚投行在北京举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约仪式时,作为其中一个亚投行在东南亚积极响应的国家,马来西亚没有签字。
除了马来西亚之外还有菲律宾、丹麦、科威特、波兰、南非及泰国七个国家没有签字。这个举动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媒体报道指出这些国家由于审核程序尚未完成,所以不能参与此次签约盛会,並指出在2015年底以前这些国家將签下协定。
马来西亚是南海主权爭议的其中一个周边国家。虽然马来西亚素来亲中,在南海问题上马来西亚採取温和克制,多边谈判以及诉诸国际裁决的解决方式。然而国际局势多变,马来西亚国內政治也在近几年来发生了变化。
亚投行在2015年近半年內的积极发展,正好碰上了首相纳吉內外受敌、民意低落的局势。纳吉政府自今年4月推行消费税导致通货膨胀而民意大跌。
2015年4月2日,由前首相马哈迪发动逼退纳吉下台的「逼宫」行动掀开序幕,战火延续到今天,而且越来越激烈。而曾经是纳吉仰赖于选战运作以及执 行政府多项发展计划的官联公司「一个马来西亚发展公司」(1Malaysia Development Berhad,1MDB)也因为公帑流失而被马哈迪重点攻击。最近《华尔街日报》报道,出示证据证明相关的现金存有不法以及贪污的詬病,更指有一笔7亿美 元的资金流入纳吉个人银行户口,此事件顿时成为国际焦点。
未完成相关审核
国內媒体对于马来西亚没有签定亚投行协定,大多引述官方说法,言尚未完成相关审核程序,而没有及时签字。目前也没有內阁部长或国会议员对马来西亚参与于亚投行持有反对意见。
2013年7月当第18轮跨太平洋伙伴关係协议(TPP)的谈判在马来西亚举行时,反对党议员就要求公开TPP的细节,並且要求国会討论TPP。议员还指出TPP的签署可能损害马来西亚的主权。
反观亚投行从倡议开始,马来西亚就是东盟中主要推动者。亚投行的多边合作以及主打基础建设投资的模式,將使马来西亚成为其中一个受益国。马来西亚目前缺乏资金推动大型基础建设工程,需要亚投行的资金投入。
七个未签字的国家中,东南亚国家佔了三个:泰国、马来西亚以及在南海议题上素以高调与中国斡旋的菲律宾。马来西亚向来低调处理,从不主动公开把南海 议题升格至主权权益。2015年4月27日由马来西亚担任主席国的第26届东盟峰会。正当外界揣测近年来南海议题事端多,越南及菲律宾將会在东盟的会议 上,要求东盟针对中国表態。纳吉作为主席国,以「勿让主权爭议升温」以及推动制定《南中国海行为守则》来为大会定调。
但今年6月3日,负责国家安全的首相署部长沙希淡选择以社交媒体面子书公佈中国海警1123號舰在南康暗沙岛外驻守的照片,引起了国际媒体的热议。同时沙希淡也吐露1123號舰已经拋锚驻守2年了。评论员並以此来揣测马来西亚在南海议题上对待中国的態度將发生变化。
然而,军事评论员蓝志华撰文指出,在1123舰號驻守长达两年,才选择由一名部长以非正式(社交媒体)的途径发表,这其中有战略以及政治博弈的试探 作用。他指出这个事件可能是美国施压马来西亚在南沙群岛主权议题上表態之外,另外就是希望藉由南海议题来转移面对著日益严峻的马哈迪逼宫以及1MDB债务 爭议的政治压力以及民眾的关注。但是从后来这个事件后续的低调处理,可以看出借用南沙群岛主权纠纷转移国內的政治压力,不是纳吉的选项。
纳吉掌管財政大权
马哈迪自1998年身兼財政部长后,这个「惯例」就一直被他的继任者沿用。纳吉也是掌管国家財政大权。然而1MDB所掀起的纠纷,就围绕著挪用国库 以及官联公司的巨额资金,使得財政部,国行都涉及在里面。这个议题自2013大选结束后就一直受到媒体关注,其中多笔巨额交易,一直备受质疑。
不过,当马哈迪从今年4月开始以1MDB的账目不清以及债务爭议,要求纳吉交代。整个事件在近半年来发展成纳吉当政以来的最大政治压力。財政部、国 行以及首相署的官员都在疲于奔命的试图解释账目以及准备材料。整个国家的行政以及运作都在围绕著这场高层的政治斗爭。纳吉团队几乎分身乏数,无法处理其它 內政以及外交议题。
最近反对党阵营──民联因为內部纠纷而瓦解,缅甸罗兴人的难民议题以及亚投行签署的签署等都不可能获得纳吉政府的积极关注。所有主事財政部、国家银行以及首相署的官僚,无法赶在限期內完成国內的审批手续,关键就在这里。
马来西亚向来都重內政而轻外交,先安內,后攘外,也就成了纳吉的当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