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奇仙

Advertisement

就在围绕著首相纳吉的爭议与丑闻(起码外媒是这么形容的)炒得火热,突然冒一单吉隆坡刘蝶广场骚乱,手机和网络的推波助澜掀起了几乎是 1969年513之后最接近的种族紧张。当然,也幸亏繫铃也是解铃人,也多亏手机和网络的迅速提醒与澄清,一场达到临界点的风暴暂且缓下,回到蓄势酝酿的 备战状態。

这时候刘蝶广场事件的解读各有版本,各自精彩,最想当然的当然就是小偷和事主的爭议被人利用种族的课题来诉诸暴力,其次就是比较属于阴谋论的,乃有人刻意策划希望挑起种族大风暴以转移全国视线。无论哪一种,都是属于脱离原本事故的「被擦枪走火」事件。

现在又有第三种说法,就是回顾513事件,最关键的结果就是一方面让原有的执政党牢牢掌握住政权,另一方面却让原有的最高的领导人黯然退下,易人上位。

假设这次真的不幸引起更大的种族事件,目前的最高领导人恐怕就会难免重演当年的歷史,被迫下台。尤其任內最大的口號就是强调「一个马来西亚」国民大 团结的首相纳吉,一旦发生种族骚乱,最终的受害者非他莫属。就像当年国父东姑阿都拉曼,513事件基本上就是他政治生涯的最后一口棺材钉,最终让给纳吉的 父亲敦拉萨接棒。

但是如果你还在纠结这一齣「罗生门」,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是不是有幕后黑手,主谋究竟是谁?那你就真的太单纯太天真了。

如果你还记得十多年前一套非常另类的港產黑帮片《江湖告急》,梁家辉饰演的任因久被人出暗花买凶谋杀,任因久枪口逃生后就说过一番值得任何出来行/出来捞/出来搞社团/出来搞政治的人细嚼好几年的话:

「出来行的谁没有人想杀?谁是幕后主谋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如何利用这件事来达到我的目的。」

刘蝶广场骚乱,是真的有人借题发挥推波助澜以转移视线?还是更高一层的曲线逼宫?或是真的刚刚遇著巧巧,不过是两方人的纠纷恰恰遇到网民的煽风点火?

无论是哪一样都不重要,它最终演变成哪一样才重要,而现在就看哪一方的手段高明,有能耐把事件变成有利自己的武器,推向自己最想看到的局面,达到自己的目的。

是的,在一个犯法不被查,告密者反而有罪的国度,任何事情的发生,其原因已经不再重要,其目的也不见得值得深究,心黑脸厚手段高,才是笑到最后的王道。

说到这里又要提到另一部电影,周星驰的《九品芝麻官》,不就是有一句:「贪官奸,清官就要更奸,不然怎么斗得过那些贪官?」

就让我们做一群「够奸」的良民,好好利用这次事件,让那些坏人贪官的江湖告急!

前一篇新闻夫人不管男人
下一篇新闻新民联处于酝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