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汶萊斯市9日訊)汶萊中華書畫協會書法家張皓文分享小篆書法作品,讓讀者欣賞。
Advertisement
據該會署理會長俞慶在律師表示,小篆是文字之源、書法之祖,是先人通過“仰觀俯察”而得,所謂對天文、人文、地文的體察方能悟得自然宇宙之規律。
“陰陽變化,萬物之理,在篆書之空間分布上就體現得相當充分,對稱、平衡、等距、重心等,無不體現出小篆對自然規律的把握,符合人們的審美心態。”


小篆又名秦篆,秦始皇滅六國,統一華夏,其疆域廣而國事多,文書日繁,甚感原有文字繁雜,不便應用,秦始皇採納了丞相李斯的意見,規定全國都使用小篆字體。
小篆較之大篆,形體筆畫均已省簡,而字數日增,這是應時代的要求所致。從古文到大篆,從大篆到小篆的文字變革。
小篆書寫起來更加簡便,字體長方,筆劃均勻,每個字大小一樣,又整齊又漂亮。在中國文字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占有重要地位,小篆一直在中國流行到西漢末年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
另外,汶萊中華書畫文化協會書法家謝登洲也書寫行書書體作品,讓讀者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