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名烈
如果不是因为董总的內斗一年多来常常上新闻头条,我想华社大部分民眾对董总领导人应该没什么印象。除了叶邹近年来频频透过媒体与马华对立来製造一种英雄形象之外,今日挑战派的领袖姓甚名谁恐怕好多人都不晓。
董总两派人马从斗笔、斗嘴,到斗武,事情闹大了,主角、配角上报、上电视,不甘寂寞者在旁摇旗吶喊,一堆临时演员也受雇到场参加「演出」。
剧情的安排有点像台湾的闽南语连续集,除了双方的面对面的叫骂(例如杨应俊和叶邹两人对骂),经常还有单方面发佈的单口相声演出。
不管是叶派或傅派,是当权派或保守派,大都已是退休人士,当然大部分也是事业有成者,算一算年纪大都已是耳顺之人年,有者甚至已进入古稀之年的七十 大关。华文教育一直在倡导礼义廉耻,但目前的这些董总领导人却破坏华人传统的礼仪,给华小和独中的学生们进行了负面教育。看来我们应该为这批打著华教斗士 的旗號「哗叫人士」开设老年班的「弟子规」。
叶邹两人过去对华教契而不捨的精神,我们理应给予肯定。但他们为捍卫个人在董总的职位不惜展开文斗和武斗,完全不在乎董总的社会形像,这样的行为只能理解为他们太热爱戏剧演出,是没有角本但却保証高潮的即兴表演。对于他们的精湛的演技,全体华社应起立给予鼓掌。
这些爱华教的人士,对中华文化也相当熟悉,想必是对中国传统故事小说的主角过于喜爱,因为入戏太深以致戏里戏外已经分不清楚。从近期来他们的「演 出」我们其实可看出他们喜欢什么样的著作,以及那些角色可能是他们的最爱。我想水滸传、西游记、三国演义,还有辛亥革命等剧本都是他们喜欢的读物或电影。 而且每个人都有他特定喜欢的剧中人物。
在当权派之中,叶新田和邹寿汉应当最喜戏法变化无穷的西游记,而且相信牛魔王和孙悟空这对结拜兄弟应是他们最能胜任的角色。所以虽然面对来势汹汹的 挑战派与排山倒海的舆论,他俩仍能够处变不惊见招拆招,屹立不倒。近期进行的董总会议,邹寿汉单刀赴会更有如孙大圣勇闯天庭与眾天神乱打一通。
在挑战派这边厢,水滸传应是他们的心头好。想来傅振荃对宋江的军师吴用先生景仰已久,一路走来出谋献策不在话下,他倒底是挑战派的灵魂人物。没有他 跳出来整合挑战派,恐怕无人奈何得了叶邹两人。另外,有人说杨应俊大有三国演义要角张飞的模样,我倒认为他更適合水滸传中的对宋江誓死效忠的「铁牛」-李 逵的角色。而「新任」董总主席陈大锦先生,这位麻坡中化的老校友暨峇株华仁独中的董事长原本仅是二线人物,没想到在局势混乱之时突然冒起当起董总的「最高 领导人」。
挑战派和当权派与其花大钱来打官司,倒不如把钱投资在拍电影,將华教的故事搬上大银幕,为华文教育的发展募集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