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麦翔

Advertisement

(一)「1M」治国理念与「1MDB」

2008年「308」第十二届大选,巫统失去三分二议席,滑入下坡路。接著2013年「505」再偿败绩,回天乏力。从独立到今天六十年,是巫统官僚王朝建立、兴盛到没落的六十年。

早在2003年10月31日,在位22年的马哈迪从顶峰退下时,败像已在悄然酝酿。嗣后「后马哈迪」时代10年出头,所托非人,连续换了两届首相,搞到內爭浮出水面。今日「铁板一块」的巫统已沦为不同家族集团爭权夺利的战场。

2009年纳吉提早取代伯拉(后马哈迪的第一位首相)上位,不惜一郑巨额令吉,聘请国际著名政治设计师为他拼凑「一个马来西亚」(1M)治国概念, 带出「中兴」的味道——「以民为本,绩效为先」。曾几何时,「505」大选,全民52%靠向民联,巫统响起警钟。当下「1M」贬为爭论不休的 「1MDB」,是巫统整个大滑坡的缩影——纳吉四面楚歌,连到他的胞弟、联昌银行主席纳西尔也站出来公开闢谣。「后纳吉时代」、「直选首相」的传闻不断, 並非空穴来风。

当前,退位首相马哈迪与现任首相纳吉的骂战,尽显官场微秒的恩仇关係。上世纪70年代,作为巫统第一把手的敦拉萨迎接被开除出党的马哈迪医生回巢, 开始了马哈迪扶摇直上的仕途。作为知恩图报,马哈迪將年老退休的位置交给了拉萨的公子纳吉(伯拉是过渡人选)。儘管如此,马哈迪的老经验告诉他,不採取坚 决措施为「1MDB」灭火,將降低来届大选的胜算,一甲子建立起来的王朝將毁于一旦。马哈迪的担心並非意气之爭。有云,老谋深算的马哈迪一半是为了自己还 在州务大臣「第一阶段」的公子,何时能晋陞至中央的行列?

(二)双胞胎:权力集中与財富集中共生

巫统內部矛盾之深以及斗爭之烈,前所未有。当今已无人质疑,巫统这个顽固的官僚机构,行將抱著僵化的教条走进坟墓。新兴的Y世代都敬而远之。

权力集中必然导致財富集中,一切弊病、罪恶由此衍生:(1)贫富两极化,赋税恶法层出不穷,驱使城乡各阶层、各民族人民走上街头,游行示威常態化。 (2)上自官府,特別是首相署五花八门官署的设立,叠床架屋,使朋党们风生水起;下至百万政府公务员大军,尾大不掉,营私瀆职花招百出,稽查司查不胜查。 (3)盟主(巫统)一枝独秀,盟友(巫统的附庸成员党)弱不禁风,形成「牛屎堆上长出鲜花」的末代讽刺画。(4)国家財富大部被几个豪门家族所垄断:拉萨 家族、胡先翁家族(与前者是姻亲关係)、马哈迪家族、东马泰益家族、某些苏丹(元首)家族以及力爭分一杯羹的伯拉家族,等。

(三)民族主义蜕变为种族主义

六十年前,英殖民者操纵我国的独立运动,產生一件鲜为人注意的事变:以「反英」为號召的马来民族主义(右翼)蜕变为英国主人效劳的种族主义。一字之差,种族主义是什么?即多元社会中,人为的无限放大特定族群的权力,以致顛倒了反帝反殖的矛头,其他族群的利益遭到吞噬。

大权在握的老爷们,在我国富饶的土地上,构建了学界称之为「抽佣財主」(Rent Seeker)制度,亦即为国內外有良知的人们所詬病的「新经济政策」,或官僚企业(GLC)制度。它为坐食山空的財主无偿的「赎买」(bail- out)留下的黑洞,养肥了腰缠万贯的官僚阶级。国油(Petronas)、国產车(Proton)、土著银行(今日联昌银行前身)等等,即是產物。官僚 化的农业机构联邦土地发展局(FELDA),也是其中一部分。

排外与自私是这种体系的特点。在马哈迪得2年当中,剔除慕沙依淡、东姑拉沙里、嘉化峇峇,以及「寒蝉化」某些封建苏丹(元首)集团等等,就是证明。 快速膨胀的特权经济至90年代已是强弩之末,世界金融危机捅开了脆弱体系的一个大窟窿,副首相兼財政部长安华被开除出巫统。80年代初收编安华飞上枝头的 是马哈迪,90年代拋弃革除安华的也是马哈迪。

(四)人民主权论让路给神权主义?

兴衰更替,歷史在换轨,给民联带来勃兴的客观环境。主观方面,许是痛定思痛,安华出狱后的2008年宣佈:「人民主权论」(Ketuanan Rakyat)將是新兴公正党取代巫统「马来主权论」(Ketuanan Melayu)的政策基石。这是一个重要的宣佈,因为公正党增添了决战沙场的优越武器。这是其一。其二,公正党与人民党合併,进而组成更强大的三党民联。

无奈,近来,「西北风」在民联刮起,伊斯兰党「自弹自唱」,自命清高。它通过《伊刑法》的桥樑企图与巫统「共舞」,引了巫统混战之火烧到民联来,朝野乱成一堆。烽火漫天的凶相,是我国乃至国际史上罕见的。

话说伊党战后退出巫统,成立于1951年,布哈努丁医生为主席,有过光辉的表现,至今典范犹存。今天与「魔鬼共舞」是伊党史上第二次了。1970年 代「513」之后,阿斯里接班的伊党加进拉萨的国阵,弄到伊党几乎全军覆没。这个痛苦的大教训,哈迪似乎视而不见,他正勾画的第二次伊巫共舞,將重蹈覆 辙?

哈迪在党大会囊括了所有中央领导职位,一夜间成了伊斯兰保守政治「党政合一」的最高领导人。这是一条死路,將自己拉得越高,越接近「天」,在人间越 是孤立,跌得越重。回望政坛,以末沙布为首的有生力量(开明派),被「清洗」殆尽,断交行动党,交恶公正党,哈迪成了孤家寡人。仅此一端,他已经为纳吉做 了一件求之不得好事。纳吉会回报哈迪?也许,惟目前岌岌可危的纳吉,自身难保,无暇多顾,连在国会拉伊党一把,通过《伊刑法》,也是奢望,因为纳吉赖以保 命的东马选民,將因此而大量流失!

哈迪与安华原是「同一条战壕」的战友与领袖。那是差不多半个世纪前,1970年代中伊斯兰运动蓬勃开展的事了。80年代末,安华高攀至巫统第二把交 椅,再跌落为「烈火莫熄」的「草莽英雄」;哈迪则崢嶸头角于伊斯兰党,並携手于千禧年反巫统的民联阵线。民联是我国新基础上的联合体,获得大多数华族选民 稳固支持的民行动党,是它的一大资產,开拓了我国在野党歷史新猷,巫统/国阵望尘莫及。

诡异的是,伊党与巫统同为伊斯兰教逊尼派,同种同教同派,却水火不容,它们究竟斗什么?说到底,为了权力,为了政治。

古往今来,成功的政治领袖毫不例外的均拥有洞察歷史规律的视野。缺乏歷史远见而失败的政客还少吗?过去有,当前也不乏其人。哈迪肯定是其中之一,对 得起战友安华吗?安华也难辞其咎。他竟然搁置「人民主权论」不用,退而求其次,在民联实行「魅力」领导。此「魅力」怎比那「魅力」?「山中无老虎,麋鹿当 先锋」,哈迪坐大,一时头脑发烧,毁了民联,益了巫统。

安华与纳吉原是1990年巫统党选时马哈迪手下「宏愿队伍」的战將,成功挤走对手嘉化峇峇。数年后,安华与纳吉爭霸,哈迪阿旺竟是判决胜负的「中间人」,这是「天意」,还是歷史开玩笑?

(五)时局如何走法?

Y世代(年轻一代)是今日的主导力量。多元的、民主的「人民主权论」,为Y世代和中產阶级的天然归属;为一切受巫统压迫、损害的个人与非政府组织、 为受歧视、排挤的各族人民,提供了团结奋斗的广泛阵地。只要顾全大局,不犯大错,「人民主权论」正是当前团结多数,送巫统进坟墓,催生新马来西亚的最有效 的形式。且看民联如何迈出下一步吧!谈古论今

前一篇新闻如何理解马来社会──从《马来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演讲谈起
下一篇新闻民政候选人名单下月呈反贪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