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5日讯)日本服装界下月起推出认证计划,凡是纺织、染色及缝製3个工序都在日本完成的衣服,將给予「J Quality」標籤认可,业界希望以质量为卖点,抵抗中国製廉价服的穷追猛打。

Advertisement

日本媒体报导,日本市面服装零售达97%都是进口货,大部份来自中国。为重整旗鼓,日本时装业协商会代表上週六宣佈推出J Quality认证,属日本经济產业部「酷日本(Cool Japan)」计划下的策略之一,旨在推广国產设计和工艺,详情会在下週三公佈,2月起接受业界申请,今年秋冬季开始使用,在各大商店內陈列宣传。

目前標籤为「日本製造」(Made in Japan)的服饰,可以使用进口布料,而要符合J Quality標籤要求的条件更高。除丝线原料可以进口,布料纺织、染布和衣物缝製3大工序,都要在日本国內製作,合资格產品將附上特別標籤以资识別。

不包括手袋鞋子

这项认证暂时只限外套、毛衣和衬衣,手袋和鞋子不在此列。有业內人士说:「一直以来服装业界只是廉价销售商品,希望藉此机会使消费者认识解读,价钱高但品质优良的国產商品。」

日本工业自1970年代开始发愤图强,令「日本製造」成为品质优良的光环,但到了后期为减製作成本,连本土设计都交到海外製造生產,廉价服装连锁店 如Uniqlo、GU等都是走这个路线,本地人和外地游客都趋之若鶩,到日本旅游的中国游客即使在日本买到中国製的货品,也会觉得比在中国买的国產货更为 可靠。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急於振兴经济,第2次上台后便推进「酷日本」战略,向全球推介日本食品、动漫和地方產品,並希望藉著向全球展现软实力来提升日本的国际形象,及协助国民重拾作为日本人的骄傲和自信。

另外,香港《苹果日报》以美国为例,指美国在1990年代中就开始標榜「美国製造」(Made in USA)推广產品。由最初以「爱国」为名,到近两年成为潮流,象徵「品味、高质素、安全」,美国製运动鞋、牛仔裤在海內外追捧者眾。

根据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指引,只有「完全或几乎完全在美国製造」的產品,才能標籤为「美国製造」;其中对服装的要求,跟日本即將推行的J Quality认证相若。

美国市场在1960年代只有约8%进口货,但现已急升至60%,打沉国內製造业。近年进口货问题曝光,例如剥削海外劳工的「血汗工厂」,部份地方產品安全和质素亦成疑,促使消费者逐渐回归本土。2013年一项调查中,有80%人愿多付金钱买国货。

前一篇新闻死婴被拒葬  欧洲排斥吉卜赛人
下一篇新闻土耳其抗痴肥 禁民眾低层搭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