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里13日讯)近期美里市民茶余饭后热议的加拿大山“日本湖/瀑布”,极可能是上世纪蚬壳油田公司在山上开采石油活动的地址,这个待揭秘的工程是二战时日军“杰作”的可能性不高。

Advertisement

根据蚬壳油田公司旧资料中查实,1910年美里发现石油后,加拿大山上生产的原油,初期面对交通不便且缺乏运输工具,为解决这个问题,油田公司设计了“输油道”,山上油井生产的油,通过渠道送往山下的”收集库”,再输往丹绒罗邦的炼油厂提炼及出口。另一个可能性是当年筑了储水池,供水给山上居住的油田工人宿舍及油井抽油设备。

采油古迹须保留

1910年8月10日,油田公司历经4个月12天的努力在加拿大山凿下第一口油井,同年12月22日成功在452英尺深处发现油源。这个砂拉越(也是马来西亚)第一口油井,经过63年生产,在1972年10月31日放弃时,井深达1096英尺,最后一天还出产7桶。63年里总共生产66万桶原油。油田公司在63年里于美里陆上油田总共下钻624口油井,主要遍布在加拿大山上及埔奕路3里内,总共生产8000万桶原油。1967年蚬壳公司在美里岸外发现油源后,在1972年10月31日,该公司宣布放弃陆上油田,全力开采岸外油田。

加拿大山遍布油井

市长俞小珊昨日在众市议员陪同下,到加拿大山一带视察后认为,美里开埠一百余年来,这个与石油开采活动有关的”古迹”有必要加以保留,并开拓成为旅游城其中一个景点。

他说:市政局、旅游部与博物院三个单位应该联手发展美里这个具有历史价值的石油开采活动设备的“遗迹”。

水牛搬运油桶

昨日到此一游的工程师罗书安认为,这个“遗迹”应该是与当年蚬壳油田公司开采石油有关。他20年前曾到此处,当时山上用砖块筑起的水池面积相当大,如今已被野草、淤泥覆盖。

此外,砂旅游、艺术与文化部助理部长拿督陈超耀已通知博物院派人前来美里实地考察,揭开真相。

油田公司建造輸油道的記錄

曾在报界服务长达37年的资深媒体人罗启光收藏美里开埠100年历史资料中,查阅到加拿大山上二战前后满山遍布油井,山上工人住宿需要水供。初期由于交通不便与缺乏运输工具,开采的石油,初期装在油桶后,还动用水牛搬运,过后在山上设计“渠道”,将油送到山脚下的储存库,然后再输送到丹绒罗邦的提炼厂。目前加拿大山脚所发现的所谓”日本湖/瀑布“估计与此有关 。

日军无闲情建“瀑布”

日军占领美里3年6个月期间,从美里陆上油田掠夺的石油无正确数字可查,但从史料及当年铁蹄下生活的美里人,例如韩振元、蔡可木、梁志云、罗思道等人口述中确定沦陷期间,日军夜以继日大事开采美里地底下的油源,通过在1924年开始建造的美里罗东道路运往罗东,提炼后送往战事前线。

珍珠港事件,美国参战后,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1945年6月,联军飞机在美里上空出现,驻守的日军开始在面向海这一边的加拿大山筑起碉堡、挖掘防空洞;同月21日,澳大利亚军队光复美里时,残余日军逃避到大山背、峇功一带。当年物资匮乏,丧家之犬的日军哪有闲情去建造“瀑布”!

前一篇新闻若没有GPS的支持 巫伊根本不可能翻身
下一篇新闻被指受火箭控制?敦马:行动党没这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