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13日讯)国际货幣基金组织(IMF)警告称,美国、日本以及其他发达经济体的金融部门在经济中的角色过大。

Advertisement

IMF经济学家研究发现,新兴经济体有必要汲取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教训,不要让本国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发展过快,以至于监管机构跟不上。

他们还指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某个阶段在经济中的份额过大,结果在引发金融不稳定方面起到的作用,超出它们对经济增长做出的贡献。

该报告的作者们在一篇博文中写道,「金融发展需要取捨。金融发展超过某种程度,它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就会消退,同时在经济和金融波动方面的『成本』开始显现。」

自2007至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人们一直在问的问题是,银行究竟应该在国民经济中扮演何种角色?政府应该如何监管银行以缓解市场波动的最严重影响?

金融部门拖累经济

但IMF报告谈到的是更为宽泛的问题,即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应该在健康的经济体中扮演多大的角色?

此前国际清算银行的经济学家进行类似的研究,他们得出结论称,金融部门发展可能拖累经济,排挤其他更具成效的部门。

IMF经济学家使用从1980到2013年收集的128国家的数据,制定了一个「金融发展指数」。

该指数不仅旨在反映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放了多少原始信贷,而且还要反映各国开立银行账户和购买金融產品的深度等更为整体的指標。

该报告发现,爱尔兰、日本和美国等经济体的金融部门发展已经越过了某种界限,它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减弱变成负面。研究人员们辩称,遭受他们所称的「过多金融」的国家,使用金融资源的效率下降。

研究人员表示,大多数新兴经济体还未达到这种地步,而良好监管往往可以限制金融部门过度增长的负面效应。

但IMF的研究人员没有指出哪几个新兴经济体越过了收益递减点。中国这个新兴经济体近几年金融部门增长迅速,但IMF研究报告没有纳入中国的数据,也没有纳入德国和英国这些金融业扮演重大角色的大型经济体的数据。

前一篇新闻美国事求人 一职位仅1.5人竞爭
下一篇新闻婚姻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