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岸面对汹涌河水的冲击,崩塌情况危殆实文然的“存亡”。

开埠百余年, 坐落于砂隆河河口的实文然镇,除了沿海大道可直达外,尚有2条对外的联系大道,分别是从西成路43哩日廊路直抵该镇,只需花1个多小时车程,都是柏油路,一路上几乎都是油棕园。因此,道路的建成,经已激发了这些富饶沃土的沿海地区种植业的兴起。

Advertisement

数十年建一条路

实文然镇是一个“被遗弃的城镇”,其实并不为过。从数十年如昔的老店就不言而喻了。
实文然镇是一个“被遗弃的城镇”,其实并不为过。从数十年如昔的老店就不言而喻了。

另一条从西成路68公哩处直往实文然镇的道路,是兴建了至少2、30年的老路,路况恶劣。

从60年代开始兴建的老路,古晋至实文然镇全程长达104公里,是建筑时间最长久的路,也是当时唯一一条通往该镇的“马路”。

目前所见的木制码头,因河岸泥土被河水侵蚀,码头已塌陷,仅有码头木板搭靠河床边缘,对面江的甘榜居民乘舢舨来市镇购物,只得靠摇摇欲坠桥板登岸或下船,相当危险。
目前所见的木制码头,因河岸泥土被河水侵蚀,码头已塌陷,仅有码头木板搭靠河床边缘,对面江的甘榜居民乘舢舨来市镇购物,只得靠摇摇欲坠桥板登岸或下船,相当危险。

由于建筑工程一拖再拖,足足建了数十年才完成铺柏油工程,建造过程“三波四折”,而成了民众非议的“箭靶子”。如今,大家舍远取近,除了附近居民之外,外来者或实文然人民几乎都不选择这条道路,致使它现已形同虚设。

三次被迫迁镇

妇女抱着小孩蹒跚而行,步步惊心准备越过已下沉的码头桥板登上舢舨。
妇女抱着小孩蹒跚而行,步步惊心准备越过已下沉的码头桥板登上舢舨。

地势平坦的实文然镇,属于海岸平原,土地肥沃。但由于处于砂隆河河口,河水喘急汹涌,严重地侵蚀该镇河岸,致使该镇数十年来都面对河水浸蚀的威胁,更让这镇开埠百余年来,曾因河岸崩蚀而三次被迫迁镇。

建于临河岸的政府部门建筑物因被河水“吞噬”,无奈被迫拆除搬迁。
建于临河岸的政府部门建筑物因被河水“吞噬”,无奈被迫拆除搬迁。

由于面对严重的河水侵蚀威胁,近百年来至今,该镇都没有一座像样的码头,其实,不是当局不建码头而是建了不经数年又被河水“吞噬”。

本曼查黄天真右1)和甲必丹刘伟勤(左1)向本报记者遥指远处混浊的汪洋河面表示,几十年来被侵蚀的土地都飘向对岸屯积,形成对面岛面积逐渐扩大。
本曼查黄天真右1)和甲必丹刘伟勤(左1)向本报记者遥指远处混浊的汪洋河面表示,几十年来被侵蚀的土地都飘向对岸屯积,形成对面岛面积逐渐扩大。

目前所见的木制码头,因河岸泥土被河水侵蚀,码头已塌陷,仅有码头木板搭靠河床边缘,对面江的甘榜居民乘舢舨来市镇购物,只得靠摇摇欲坠桥板登岸或下船,相当危险,他们蹒跚而行,小心翼翼地下船与登岸,对我们来说,可真要为他们尤其年长者及小孩们捏把冷汗。

政府建筑物被吞噬

砂隆河岸侵蚀威胁,数十年来都无法获得解决,目前建于该镇靠河岸的政府部门员工宿舍,及之前的政府多个部门都因土地被河水侵蚀而被迫搬迁。

有鉴于此,该县华人社区领袖本曼查黄天真和甲必丹刘伟勤疾呼政府严正重视这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两位华社领袖带领着记者亲往河崩现场,一脸严肃地指向黄褐色混浊且河水滚滚的河口中央表示,在其父亲年代,实文然镇早期的学校、神庙和商店就坐落在汪洋一片的河中央,如今这片汪洋正逐步向我们吞噬而来。

如果政府不采取及时行动,一劳永逸地解决河水侵蚀问题,二三十年后,今天的实文然镇同样的也会“葬身”于河中。目前实文然新的政府医院(诊所)、政府中学及警察局等等都已搬迁至三哩外的“新镇”地点。

没有像样码头

“根据我们的经验,以地理环境及水流冲势而言,实文然镇处于河口转湾处,喘急的河水逐渐吞噬河湾的泥土。早从七八十年以前就开始河水就侵蚀河岸,至今实文然已经被迫搬迁了3次。”

本曼查黄天真表示,砂隆河岸被侵蚀的泥土并不会因而消失,反而会漂流并屯积至对岸。因此,实文然镇的泥土会逐年消失,而对岸的河岸面积则会逐渐增大。

实文然镇对面河岸有许多马来甘榜和土著村庄,居民们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舢板,而实文然商业中心就是提供他们生活日常用品与物资的乡镇,因而,对岸居民面对河流再汹涌,他们都得依靠它们而生活。

“由于河水吞噬泥土,先前铸造的码头已经毁不成形,残遗的码头十分峻峭,甘榜居民在上下码头异常危险,尤其小孩和老年人更是寸步难移、蹒跚而行。”

根据他们表示,他们已曾向该区州议员和国会议员反映河岸侵蚀困境,当地的助理部长也承诺将于今年(2015)由水力灌溉局着手解决这项问题。

八十年代建议迁镇

其实,实文然镇面对河水威胁,并非新鲜事。如今再次造访实文然镇社区领袖,他们纷纷提出此项被视为“老生常谈”的问题,足见人民对解决有关问题的渴求与期望。

早在七八十年代,政府已洞悉当地环境因素,绝非人力建设,如兴建河堤或护河墙就能抗衡天然形态的破坏力量。因此,早在1985年左右便提出迁镇的建议。当时,政府建议商业中心及店屋开始搬迁至三哩外的甘榜邦若附近地区,政府也已划定了新镇区地段,供兴建商业中心、政府部门、医院、消防局等公共设施。不过,有关建议却受到华裔商家们的强烈反对,致使近30年来迁镇计划都无法落实。

尽管如此,政府部门,如医院、中学、警署及消防局先后都在上述新镇区范围重建起来,因而政府的迁镇计划已默默进行之中, 此乃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公开秘密。

治标不治本  商家反对迁镇

或许有人会认为,目前的实文然镇是一个“被遗弃的城镇”,从现状而言,其实这并不为过,因为现有的店屋都是数十年前双层木板店屋,显得古老陈旧不堪,而且数十年来也没有新或钢筋水泥店屋被建起来,既使有也是店主自行改建或重建,而完全没有新店的发展计划被推行,足见有关方面,施以“拖字诀”来让它自生自灭,或最终让这座古老乡镇自动消失于汪洋大河中。

据悉,当年前辈们反对政府迁镇的理由认为,迁镇是治标不治本的作法,因为从开埠百年来,实文然镇己迁镇了三次,充份显示迁镇只能在近数十年来“图得安心”生活,但河岸崩蚀的问题依然存在,只是没有那么快就吞噬而来。但数十年后,河水侵蚀问题同样会迫近新镇。华裔商家们高瞻远瞩的见解并未获得政府的认同,因此,两方相持不下,就此搁置近三十年,但政府的计划却依然逐步进行之中。

前一篇新闻财物付之一炬 按摩女相拥痛哭
下一篇新闻全球七大「奇葩」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