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蚶是槟城炒粿条不可或缺的食材,但随著血蚶价格越来越贵,品质也不是太好,槟城炒粿条配以一颗颗肥美血蚶的特色已消失,甚至有业者为了成本考量,已不再放血蚶,让闻名国际的槟城炒粿条渐失血蚶鲜味。

Advertisement

血蚶、腊肠及虾是古早味槟城炒粿条不可或缺、甚至可说是灵魂食材,惟近期发现槟城炒粿条逐渐失去血蚶的踪影,就算看到有放血蚶,也是非常细小的血蚶。

七条路巴刹炒粿条小贩张先生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坦言,血蚶价格不停调涨,价格昂贵,已影响成本,因此决定暂时不在炒粿条内放血蚶。他会待价格下跌后,才重新加入血蚶。

槟城炒粿条享誉国际,血蚶、腊肠及虾更是炒粿条的灵魂,惟血蚶价格越来越昂贵,品质也不优,让槟城炒粿条逐步失去血蚶鲜味。(摄影:蔡开国)
槟城炒粿条享誉国际,血蚶、腊肠及虾更是炒粿条的灵魂,惟血蚶价格越来越昂贵,品质也不优,让槟城炒粿条逐步失去血蚶鲜味。(摄影:蔡开国)

他说,2014年开始经营生意时,血蚶每公斤才6令吉,而且肉质肥美。

但他说,血蚶价格每年调涨,今年涨幅最为离谱,半年前每公斤10令吉,如今更调涨至每公斤约16令吉。

“血蚶不仅价格昂贵,品质也无法与之前相比,显得细小。”

业者们诉苦指如今血蚶价格不断上涨,但蚶肉细小,再加上蚶肉受热会缩小,因此,需要翻找才能在炒粿条内找到蚶肉。
业者们诉苦指如今血蚶价格不断上涨,但蚶肉细小,再加上蚶肉受热会缩小,因此,需要翻找才能在炒粿条内找到蚶肉。

他补充,一公斤重量约有70至80粒的血蚶,平均每粒血蚶的价格为20仙。之后他得用水煮及剥开才能取得蚶肉,加上处理费,一粒血蚶的成本都需要30仙。

他说,若一盘炒粿条内加入3颗蚶肉,单是血蚶成本就90仙,加上炒粿条的其他材料也调涨,导致成本提高。其炒粿条售价一碟5令吉50仙至6令吉。

他也说,之前其售卖的炒粿条都加蚶肉,但因近期血蚶价格太昂贵,才决定暂不加蚶肉,待血蚶价格下跌后,才重放蚶肉。

他补充,曾尝试使用来自泰国的血蚶,但发现泰国血蚶肉质具有韧性,在咀嚼时宛如在吃口香糖般,根本无法与本土血蚶媲美,最后弃用泰国血蚶。

林钟仁指出,虽血蚶价格昂贵,但为了坚持古早味,仍然会在炒粿条内添加血蚶,但会拒绝顾客要求添加血蚶。
林钟仁指出,虽血蚶价格昂贵,但为了坚持古早味,仍然会在炒粿条内添加血蚶,但会拒绝顾客要求添加血蚶。

拒“加料”避免份量价格不对比

一些业者仍坚持在炒粿条放血蚶,但却已不再让顾客“加钱加料”,避免添加给顾客的血蚶份量与价格不成对比而引起争执。

槟榔律仁哥炒粿条业者林钟仁(63岁)指出,因要保持炒粿条的古早味,即使血蚶的价格再贵,他仍坚持会在炒粿条内加入血蚶。

他说,数年前的血蚶确实肥美大颗,近几年的血蚶不仅价格昂贵,品质更输以往,每粒血蚶的肉都非常细小。

“本来就已细小的血蚶加入炒粿条内简单快炒,熟成后的血蚶缩得更小。”

因此,他指虽其炒粿条仍放血蚶,惟就算顾客要多付钱,他也不会让顾客添加血蚶。这主要因为血蚶量都不够用了,也为了避免添加给顾客的份量与价格不成对比,而引起争执。

他解释,血蚶价格昂贵及体积细小,若添加给顾客后,顾客不满意份量,一定会引起误解。

陈思憓认为,政府应采取行动,包括禁海行动,让血蚶业有个休生养息的时间,以恢复血蚶生态,否则未来人们只能吃人工繁殖的血蚶。
陈思憓认为,政府应采取行动,包括禁海行动,让血蚶业有个休生养息的时间,以恢复血蚶生态,否则未来人们只能吃人工繁殖的血蚶。

气候污染过度捕捞 影响繁殖产量减

理科大学海洋与海岸研究中心总监拿督陈思憓教授指出,人为的污染、过度捕捞及气候变迁等多元因素,严重影响血蚶的繁殖地,导致血蚶产量锐减。

陈思憓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指出,马来西亚血蚶产地主要集中在大马半岛西海岸地区,即马六甲海峡的沿海地带,包括槟州威南及北霹雳沿海地区。

她说,邻国印尼的位置形成我国西海岸仿佛有了个天然屏障,遮掩了气候风所带来的巨浪冲刷沿海沼泽泥,让血蚶及其他生物拥有一个天然的繁殖温床。

她续说,东海岸没有天然屏障,直接面对南中国海,更面对东北季候风带来的巨浪,威胁血蚶的繁殖。

她指出,数据显示,1995年是全国血蚶产量最鼎盛时期,当时全国共生产约10万275公吨的血蚶,但后来的血蚶产量都不甚稳定,2006年甚至仅生产4万5674公吨血蚶。

炒粿条加上鲜美的血蚶,风味更佳。
炒粿条加上鲜美的血蚶,风味更佳。

她指后来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血蚶生产量逐步提升,2010年曾上升至约8万公吨,但后来又下跌。根据其所获得的资料,2015年的年产量甚至仅有约2万公吨。

她续说,人为活动导致海洋污染、气候变迁导致海洋温度上升,让血蚶失去天然繁殖地,产量锐减。

她解释,填海计划工程将沼泽地变为陆地,还有农业及商业活动等导致海洋污染,血蚶繁殖地逐步减少,也直接影响产量。气候变迁导致海水升温,也影响血蚶的繁殖。

“人们过度采收,让血蚶没有繁殖的时间,也是导致产量锐减的其中因素。”

她指出,当初根据大马渔业局的规定,超过3公分的血蚶才可被采收,但随著血蚶产量锐减,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也为了养蚶户们的生计,还未超过3公分也可被采收了。

她说,若情况持续,血蚶还未成长、生苗播种前就已成为人们桌上佳肴,那整个血蚶的生态系统会崩溃。

她呼吁政府采取行动,包括考虑实行禁海活动,暂时禁止人们采收血蚶,让血蚶拥有休生养息的机会。

“若真的无法做到,血蚶产量持续锐减,届时只能靠人工繁殖血蚶。”

前一篇新闻50岁翁虹与林志颖罕见同框 被赞冻龄神仙组合
下一篇新闻榴梿老饕的另一个选择点 峇都古劳猫山王扬眉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