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军队在1941年12月8日入侵马来亚,直到1945年8月日本二战投降才离开。为了纪念3名佔领亚罗士打的日军因阻止英军炸毁桥樑而牺牲的事件,吉打特设了一座日军慰灵碑;多年后的今天,石碑上的牌匾早已不翼而飞、字跡模糊,日本驻马领事馆因此出资重修及美化慰灵碑,但因慰灵碑旁的三语解说板將日军称为「英雄」而引起了轩然大波。

Advertisement

在华社及多方的舆论压力之下,政府虽已拆除三语解说板,但网民仍认为,吉打州政府于本月中联同日本驻马领事方,共同为慰灵碑开幕的做法有欠妥当。

网民Richard Lee Lee问道,「这种歷史有什么值得维护的地方吗?」

日据时代不值得表彰

网民认为,日据时代是段重要的歷史,可以记载,但不值得表彰。

网民长寧说,「歷史只许伸张正义,不能拿来表扬侵略者恶行,这是基本道理。」

网民Fanny Choy Fan指出,「最不该的是美化重建,还立英雄看板,以州政府身份与日本代表—起开幕、掛国祺、鞠躬致敬献花,整个官方仪式也誌明英雄。」

网民Soon Kea Mak称,「歷史文物应该被保留,但是那段流血的歷史更应该永远记得,屠杀无辜的日军不是英雄。」

应辞退相关官员

网民Humperdick Chew形容,「这是对于勇敢抗日的马来亚人是一记侮辱。相关政府官员连这点歷史都不懂,应马上被辞退!」

网民Kiaw Phang提及,「二战至今才多少年,难道就忘了日军当年的恶行吗?忘了当年你们的阿公、阿嬤日治时期的痛苦生活吗?时间真的会冲淡很多往事!」

网民Sophie质问,「3年8个月的歷史读到哪里去了?当年是谁在马来亚进行大屠杀?是谁抓了女人去做慰安妇?每年的8月31日在国家英雄纪念碑前,最高元首、首相及军方和警方领袖来献的花环,是为了纪念什么?二战时期日军是怎么对待马来亚的?」

网民Tan Kimtiah认为,「这就是不了解歷史的可悲。日本至今都不承认在二战时期犯下的罪行,也不肯道歉,甚至还用各种理由合理化他们的行为。相反地,看看德国,早已为当年的法西斯主义承认犯下了非人道的罪孽行动,並且还教育他们的下一代,不再开战。」

记载歷史 没必要拆慰灵碑

在吉打州政府拆除了慰灵碑旁的解说板后,坊间仍要求政府拆除慰灵碑;惟,掌管该州旅游事务的行政议员阿斯米鲁就表示,政府不会拆除有关石碑,因为那是个歷史古蹟,存在已久。部分网民亦指出,歷史可以被原谅,但不可以忘却,因此没必要拆除慰灵碑。

网民Gurpeet Singh指出,「这就是记载殖民时代恶性的歷史证据,无须拆除。」

网民Ah Chun表示,「引起抨击的解说板已经拆下来了,也道歉了。歷史遗跡不能摧毁,要不然就和塔利班没分別。」

网民俊祥称,「对日本人而言,这是他们的英雄事蹟,也是不可改变的歷史。我们没有抵制日產物品、日產品牌,也没拒绝日本人来马来西亚,同时也不討厌日本人,因为我们知道这是他们的先人干的。但歷史终究还是歷史,这是洗不掉的记载。」

网民Lp Chew提到,「这是我国史料的一部分。拆除了,就失去了歷史的意义。让年轻一代看看这些歷史,才能了解我们先人面对过的情况。」

一些网民也建议政府另设「抗日碑」或举办抗日胜利的活动。

前一篇新闻公路逆向超车 兰博基尼对决油罐车撞烂
下一篇新闻刘伟强瞻仰已故黄天发遗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