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遭遇数年来最严重的缺水问题,民众每天提着水桶前往有水车处等候数小时接水,部分医院甚至拒收较不危急的病患,缺水原因在于降雨和基础设施不足。当地民众目前每天断水4至20小时,造成1200万人的日常生活大受影响,而在马尼拉东部地区部分民宅已完全断水。
据了解,负责马尼拉大部分地区供水的拉梅沙坝(La Mesa)蓄水降到12年新低,突破临界水位。截至11日上午6时水位为68.93公尺,低于69公尺的临界水位,老百姓却需要很大的用水量。气象局官员指出,若拉梅沙坝水位持续下降,可能低于21年前的68.75公尺,这也将是有史以来水位最低点。
目前全市将分时段实施限水,以分摊缺水的痛苦,商店里的水桶和简便油罐全数遭抢购一空。居民们出动全家大小,提着大小桶子,为的是从好不容易等来的水车多装些水回家。民众当地告诉记者:「我已经学会只用7罐水洗澡,甚至把洗澡水留下冲马桶」、「我们的时间现在都拿来确保有足够的水可用,而非做重要的事」。
马尼拉水公司也警告,缺水问题可能会持续到7月雨季,到时区域水库才能补水,其中一座水库水位已降至20年新低。此外,菲律宾政府也坦承,事先已遇见到水源会供不应求,但扩大供水能力的基础建设项目一再拖延,导致问题出现。参议员也敦促政府研究如何改善科技与基础建设,以善加利用天然水资源。
目前有一个正在计划中的主要工程,是斥资3亿5500万美元在首都以南兴建的卡利瓦大坝(Kaliwa Dam),这个大坝预计今年动工,2023年建成后,每天可以为马尼拉及周边提供60万吨的用水,可大大地缓解缺水问题。然而这个中资项目却受到原住民、教会领袖和环保组织的反对和阻挠,他们担心工程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除此之外,工程至今还未获得菲律宾环境与天然资源部发放环境依从证书(ECC),能否落实还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