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如何才能「好死」?人们总是渴望替濒死者作点什么事情,而不是与他们共度最后时光。在病人脑死之后,使用呼吸器、心臟起搏器等等医疗器继续维持其心肺功能,医学是在延长生命还是延长死亡?

Advertisement

如果没有明天,你要怎么说再见?以往外界对「安寧病房」的错误认知是,什么事也不做,就是陪临终者等死的地方。

即使臺湾悲情辅导专家苏绚慧曾走到离死亡最近距离的安寧病房,但她还是对死后的世界一无所知,也对死亡时刻的奥妙觉得好奇。「虽然我无法亲身得知死 亡时刻的奥秘,但在安寧病房的所见所闻,却让我对死亡及死后的世界减少了许多恐惧。」苏绚慧在安寧病房服务的3年间,陪伴了无数的临终病人,也承受沈重、 紧绷的气氛及悲伤的情绪。

「无论多少个丧礼,思考过多少次生死,只有当自己或至亲被宣判药石无灵时,我们才真正深刻体会到死亡的逼视。只要未断气,每一刻都是面对生命。从一个人平日如何面对生命,大致看得出他將如何面对死亡。」

活得好才死得好,知死,更知如何活。这样死又如何?正如苏绚慧所说的,最后一程,除了泪水和痛苦,还有爱与成长。

临终的25个遗憾

在日本,有一位年轻的临终关怀护士大津秀一。他在亲眼目睹、亲耳听到1000例患者的临终遗憾后,写下了《临终前会后悔的25件事》一书。

没有做自己想做的事

人生有很多活法,千万別被別人的价值观「绑架」。想学点什么,现在就开始吧。

没有实现梦想

一个没有期限的梦想只是个梦,给梦想加一个「截止日期」,才更容易实现。

没有享受过美食

品尝美食,也是种很好的心灵治疗;別放弃任何一个和家人吃饭的机会,总有一天,这个饭桌上的人会慢慢消失。

做过对不起良心的事

一辈子不做错事,是不可能的。与其背著负罪感生活,不如放下包袱往前看。

被感情左右度过一生

笑过、哭过、发泄过,生活也不会因此改变。也许真要等临终一刻才能明白,每天为之烦恼、痛苦,是多么可笑和不值一提。

没有尽力帮助过別人

去帮助那些需要你的人,「被人需要」的感觉远比「索取」好得多。

过于相信自己

总有些事,別人比你想的细致周到,多听一句、多想一秒,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没有妥善安置財產

在世时做好財產规划。若子女多,分配一定要公平,不要因为钱物伤了孩子们的感情。

没有考虑过身后事

提早规划身后事,不但可以让自己更坦然接受生老病死,也能提醒自己好好享受人生。

大部分时间用来工作

感受季节变化、聆听艺术召唤,这些事不会让你变富有,却会让人生有意义。

没有去想去的地方

很多人都觉得,旅行任何时候都可以去,只有生病的人才懂得,旅行也是一种奢侈品。

没有和想见的人见面

人要抱著「一期一会」的观念生活。这是日本茶道用语,「一期」就是一生。「一会」是一次相会,说的是人生每个瞬间都不能重復,所以每一次相会都变成了仅有的一次。

没有认清活著的意义

活著,绝不仅仅是寿命的一个数字,而是活的质量。哪怕只剩一天,都用来过最好的生活。

没有留下自己生存过的证据

不管是工作、学业上的成就,还是写给亲人、朋友的信,都是这样的「证据」。

没有回故乡

有生之年,尽量每年都回故乡。

没能谈一场永存记忆的恋爱

爱是一种无私的付出,一种勇敢的表达,这是作为人的权利。

没有表明自己的真实意愿

只要愿意沟通,你会发现,事情比你想得简单得多。

没有生育孩子

为人父母不仅为了传承血脉,想想老年时儿孙满堂的欢乐,年轻时养育子女受的苦又算什么?

没有註意身体健康

从现在开始,努力改掉坏习惯,为自己和身边的人,健康生活。

没有看到孩子结婚

婚姻確实是私事,但有时候不妨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吧。

一辈子都没有结婚

好姻缘可遇不可求,但也得努力,碰到合適的人千万別犹豫。

没有戒烟

克制欲望需勇气和付出,但这付出会以「健康」来回报。

没有看透生死

死亡,只是所有生命共同的归途。不用忌讳,更不用惧怕。

没有信仰

在面对困苦、无助的时候,信仰可以成为一种强大的治愈力量。

没有对深爱的人说「谢谢」

哪怕是亲近的人,也不必靦腆,要常说「谢谢」、「对不起」和「我爱你」,为感情保温。

前一篇新闻表演吃东西与放屁 月赚1000英镑
下一篇新闻疑煤气泄漏引发气爆 诗巫14居民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