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8日讯)网上有人发起联署,要保留已故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位于欧思礼路的住家,列为国家古跡,一周內已有超过1600人签名。

Advertisement

李光耀自1940年代起一直住在欧思礼路38號,3个子女——李显龙总理、次子李显扬和女儿李瑋玲医生,都在欧思礼路长大。这个居所在新加坡爭取自治和独立的建国歷程佔有重要的歷史地位,李光耀就在那里组创人民行动党。

不过,2011年李光耀在《新加坡赖以生存的硬道理》谈及他住了超过60年的房子时说:「我已告诉內阁,我走了后就把它拆了。」

如今,一些人却认为,这一栋具有殖民地时代建筑风格的住屋,不应该拆除,应加以保留。

署名Benedict YUEN CO的网民一周前在网上发起连署,要表达意愿。

他表示,若李先生的房子被拆,学生將只能从歷史课本上看住宅的照片,这並非教导和学习歷史的建设性方式。

他指出,若房子改建为公共博物馆,那么学生、公眾,包括旅客在內,在回顾歷史时,將有实物可以作为参照,也可以借此灌输爱国精神及培养国民凝聚力。因此,他认为,除非具有万不得已的理由,不然就不应该拆除房子,因为一旦拆除,就无法逆转。

「应让李家决定」

他在发起联署的3天內,就有1000人签名,截止今午则收集到超过1600人的签名。

李光耀生前表示,拆了他的屋子后,邻近屋子就能建高,土地价值也就能提高。

他说:「我看过其他的房子,像尼赫鲁(印度独立后首任总理)和莎士比亚(英国16世纪著名剧作家)的故居,不久后就变得一团糟,任人踩踏。」 他表示,因为他住那里,邻近屋子都不可以建高,拆了他的屋子后,就可以改变规划,让屋子建高,土地价值也就能提高。

他也提及,屋子已老旧,虽然柱子还稳,但墙壁已有裂痕,要保留及维修花费不菲。

「我不认为我的儿女会抱怨房子被拆,因为有旧照片让他们缅怀过去。」

虽然有超过千人签名表示支持保留欧思礼路38號,但也有网民在其他论坛上提出异议。 这些网民认为应该尊重李光耀之前的意思,和他家人的意愿。有网民写道:「这住宅属于他们家人的,应该让李家做出决定,外人不应该插手。」

前一篇新闻俄国惊现狼吃人 老妇头脚遭吞噬
下一篇新闻正视国內医生过剩 蔡细歷促成立医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