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总统蔡英文颁发「亚洲民主人权奖」给「印尼古斯都尔网络」主席艾莉莎。艾莉莎的父亲是印尼第4任总统瓦希德,他致力民主运动,解除中文禁令,影响深远。

Advertisement

瓦希德(Abdurrahman Wahid)是印尼第4任总统,也是印尼独裁强人苏哈托(Suharto)下台后撤销多项歧视华人与华族文化法令的总统,他因此深受印尼华人的爱戴,印尼华人甚至把他誉为「华人之父」(BapakTionghoa)。

「他(瓦希德)是印尼华人永远不能忘记的恩人。」印尼国际日报曾这样形容印尼华人对瓦希德的崇敬。

瓦希德的先祖陈金汉(Syekh Abdul Qadir TanKiem Han)是来自中国福建省泉州市的伊斯兰长老,于15世纪跟随郑和前往印尼宣教,并定居泗水,与当地土著女子结婚。瓦希德本人也会说一些闽南话。

印尼有约2000万华人,不过前总统苏哈托执政时期全面禁止中文。

1965年9月,印尼发生流产政变「930事件」。政变失败后,时任陆军战略后备部队司令的苏哈托趁机独揽大权。

苏哈托接着在全国掀起大规模反共排华浪潮,华文学校和华文报章被取缔,印尼华人被禁止使用中文、不得取中国名字、不准开办华人学校、不得进入政府部门工作、华人社团不得庆祝中国传统节日,许多华人被迫改用印尼姓。

苏哈托时代彻底毁了一代人的中文教育,造成现今许多40岁以下的印尼华人,不识中文字、不会说中文,因此所造成的文化断层,至今仍无法预估需要多久时间才能愈合上下两代之间的鸿沟。

苏哈托下台后,哈比比短暂接任总统、接着瓦希德被人民协商会议选为总统。瓦希德上台后全面解禁中文,允许重新开办华文教育、取消中文教学的禁令,并废除华裔公民必须出示印尼国籍证明的要求,印尼华人终走出被压迫的阴霾。

印尼华人领袖许天堂曾在一项座谈会表示,印尼华人不会忘记瓦希德的功绩,因为他是废除排华条例,让华人得以重见天日的功臣。

瓦希德自己曾说,废除排华条例是基于有关平等对待公民的宪法条文,「我不管人家如何评论我做出的决定,最重要的是,我依据宪法的条文行事,那是国家最高法律」。

印尼逾85%人口是穆斯林,瓦希德在印尼穆斯林界的影响力也是他推动民主运动、受人爱戴的雄厚政治资本。

他的祖父哈芯‧阿沙利(Hasyim Asy’ari)是印尼最大的伊斯兰教组织「伊斯兰教士联合会」(Nahdlatul Ulama)的创办人。瓦希德的父亲瓦希德‧哈芯(Wahid Hasyim)曾参与印尼抗荷独立战争,在印尼独立后更被委任为宗教事务部长。

瓦希德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参与伊斯兰教士联合会的活动,从伊联秘书到伊联主席,奠定他在印尼伊斯兰界的领袖地位。他之后更创立民族复兴党(PKB),推动民主改革,成为印尼政坛中重要的一股改革力量。

像是他向来同情遭受压迫的少数族群,经常为他们仗义执言,因此在许多议题与苏哈托政权针锋相对。

瓦希德长期致力于民主运动,不断联合其他一些学术界的知名人物,成立民主论坛,寻求民主改革,因此也被誉为印尼「民主之父」。

瓦希德于2009年逝世,他的女儿艾莉莎(AlissaWahid)带领「印尼古斯都尔网络」(GusdurianNetwork Indonesia),透过促进跨宗教对话、提供法律辩护等方式,对抗极端主义及宗教不宽容,帮助受压迫的少数宗教及族群。

她和父亲一样,坚持多元包容及民主改革的基因在父女两代的血液中传承。

前一篇新闻遇大量鸟袭「浴血降落」 客机满满尸块如绞肉机
下一篇新闻血汗钱9万多令吉被羊吃掉 农人怒烤羊肉请大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