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路如虎口,生命诚无价。
2015年4月份发生在巫叻路的一宗无情车祸中,不但夺走51岁来自泗里街芦勃路5哩的松中路一名黄姓造墓技工的生命,也带走了支撑整个家庭的顶梁柱。
身怀六甲痛失亡夫
这噩耗让当时家中身怀六甲,即将临盆的伊班妻子安梅尔阿纳卡隆和5名子女,顿时失去了全家经济依靠,让生活陷入愁云惨雾之中。尔后的3年多岁月,全赖社会善心人士,包括当地坡民、左邻右舍、地方民代、政府机构及社团组织的救济,才得以勉强支撑过来。
时隔三年之后,驱车走在通往有关住家乡间洋灰小路上,准备走访这户人家时,心里总是泛着无名的嘀咕,不知现今他们母子7人生活是否有所改善,担忧面对的还是那相当不堪的处境。

踏进陈旧且黝黑木屋前,看着这名失去丈夫的38岁单亲妈妈安梅尔,怀抱着当年还未临盆,而今已超过3岁大,仍旧相当怕生的最小女儿纳迪娜前来开门时,我等心里顿时感到一阵心酸。
而另一位已经5岁多的女儿碧琪,相信是长期没有什么机会与外界陌生人接触,且长久以来活动范围仅限在家里,故而一见到我等陌生人的突然到访,面容显得极为不安,并且伸缩躲在厨房通往客厅的走道门边,双眼泛着泪光不停地凝望着我,也不时望着母亲,生怕会伤害她似的。

想想也对,毕竟当初若不是那一场交通意外,也许她们母子一家人的困境,也不至于如此悲惨,必须仰赖社会各界的接济艰苦的过日子。
咬紧牙关带大6孩儿
从这名失去依靠的单亲妈妈口中了解到,她抚育有6名子女,分别为2男4女。最年长的儿子现年已经18岁,次子13岁,以及4名女儿,年龄分别是12岁、9岁、5岁及最小的3岁。
留守着这栋属于已故丈夫公公,近乎家徒四壁的木屋,真的很难想象这3年来,安梅尔和她的6名儿女是如何熬过这艰辛1000多个日子,个中苦味和痛楚并非局外人所能深切体会。
安梅尔告诉我们,丈夫离世这几年,由于生产且需要照顾家中年龄还小的儿女们,加上自己不会骑摩托或驾车,基本都无法外出打工养家,平时要置办家用或看病等,通常都必须依靠左邻右舍及坡民的帮助,使得她最大的儿子被迫提早辍学,外出打工赚钱养家糊口,扛起了长兄如父的家庭责任。
长子辍学赚钱养家
然而根据观察了解,纵使这名单亲妈妈的大儿子已经提早踏入社会工作,依靠每月打工收入来维持家计,但是面对全家7口,这一份微薄薪酬恐怕并不足以负担全家开销,不仅导致母子三餐不继乃是常有的事,就连原本已到了适龄应该入学的弟妹们,亦无法顺利返回学校接受正规教育,困境着实让人感到担忧。

在探访期间,由于一直只发现安梅尔与其5岁女儿,以及最小的3岁女儿留守在家,经过一番探问,方才得知之下,原来她13岁连小学六年级都没有读完的二儿子恩帕林,如今竟然也已经辍学多时,跟随18岁的哥哥黄兴平(译音)在芦勃路一家收废铁厂打工,为得就是帮补家用。
至于9岁和12岁的儿女,目前已被相关单位安排寄宿在泗里街保皇港国民小学就读六年级和三年级,所以家中白天只剩母女3人。
从她口中我们也获悉,这两名刚刚入学的女儿能够顺利重返校园,还是透过关心民瘼的卢勃区州议员拿督斯里范长锡的服务团队、泗里街社会福利局和泗里街县教育厅官员们三方携手合作,经过数月多方奔波努力之下,终于在今年7月27日获得教育厅批准函,被安排寄读在泗里街保皇港国民小学。
为了更加了解这名伊班单亲妈妈安梅尔和其6名子女的情况,记者还特别走访了泗里街社会福利局主任郑贵搮和专门负责处理此起援助事件的福利部官员。

时刻为家人着想
出门上路安全第一
小的时候,学校教师经常告诫我们“马路如虎口”,无论您使用什么交通工具,操控什么车辆,随时都要提保持警惕性,小心行驶在道路上,确保自己和他人安全。
毕竟人类只是肉身,不论您是骑脚车、驾摩托或是驾汽车,还是驾驶大型车辆,如罗里、巴士、卡车等,一旦遇上车祸,轻则车损人伤,重则车毁人亡,甚至有时还会殃及其他无辜的路边走路行人。
事实上,像单亲妈妈安梅尔这样遭遇,因丈夫因车祸突然离世,导致全家生活陷入经济困境的活生生例子,着实不在少数。
当大家真正设身处地,为她们的如今生活处境而想时,兴许就会理解当初那场车祸对她们的家庭而言,简直就是一场巨大灾难。
尽管人间尚有温情,但是事后来自社会各造任何救济与援助,其实都无法掩盖和弥补这个家庭成员,遭遇丧失至亲所带来的打击与切身之痛。
但愿这户单亲妈妈和6名子女,未来能继续获得社会各造的关注,包括通过民间善心组织和人士、官方机构、民代或地方领袖的携手共同救济和协助,能逐步改善目前的贫困家境,最终实现脱贫和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