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诗巫1日讯)消费税推出首日,民众持着好奇夹带埋怨情绪中,迎接极度不适应加付6%的消费模式。
Advertisement
一名马来妇女向媒体出示她从超市购买两盒蚊香的收据,收据上印有6%税收1.2仙。她乃刻意于消费税推出首日购买蚊香,为了要证实消费税真的实行。
她无奈说,昨天买没有收消费税,而今天同样的商品须多付1.2仙。
同时,一名女顾客购买了面值50令吉的电话费预卡时,被征收6%消费税,使她多付了30仙。
相信今天乃消费税生效首天,她未能适应征收消费税的消费模式,对此有所埋怨。
政府要求营业额超过50万令吉的商家须注册为消费税商家,而50万令吉以下的商家可以选择性注册,惟有注册商家,才可以向顾客征收消费税。
因为如此,今天走进市场消费的民众多数心存疑问,究竟那间商家有收税,那间没有。
自官方公布消费税施实日期之后,商界人士通过官方课程等其他专业谘询管道来了解这个崭新的税收制度,且对它的生效做好准备。
纵然如此,今早在一些超市柜台处,相信增加了处理征消费税付款作业,收银员的办事效率不如往常利落。
再加上,并非所有商品皆是付款商品,相信为区分出税收品与非税收品,亦干扰到员工的工作进度,员工暂时未能适应新作业模式。
无论如何,消费税制已启动,相信经一段时间渡过之后,无论商家或消费群体会逐步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