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诗巫21日讯)砂独中董联会会长天猛公刘利民表示,以地养校与制度化常年拨款双双地一起落实,相信可大大改善州内14所独中的经费难题,确保华文独中的将来有更好的发展。
“有了州政府的帮助,再加上整体华社的支持和努力,相信华教的前景会越来越好。”
坚持捍卫华教
他希望全体华社以华教发展为出发点,精诚团结,凝聚各方支持力量,坚持捍卫华教。
他促请,会员代表大会与会的会员代表积极商讨如何进一步提升砂独中董联会的会务与活动,也希望大家继续支持董联会未来的发展与成长,达到成立董联会的目的与宗旨。
他是于今早砂独中董联会于诗巫董联会会议厅举行的第十四届(2014-2015)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上致词时,如此表示。
“我们感激在新任首长拿督巴丁宜丹斯里阿迪南沙登所带领下的州政府以更开放、更英明的领导辅助华社,提携独中教育的成长,并于2014年10月拨款300万令吉给砂州14所独中。不久前,首长也声明将于今年拨款400万令吉给砂州14所独中,以及表明支持政府承认独中统考文凭,同时也将此加以转达给教育部长。对于独中统考文凭受到承认在望,华社深感欣慰。”
政府拨款减轻负担
政府的拨款无疑可减轻砂州独中的经济负担,将学费收益与行政开销之间的差额逐渐缩小。这笔拨款对于微型独中,更可以替补学费征收不足的窘境。
无论如何,华文独中办学经费庞大,虽有政府给予资助,学校仍然需要华社如以往一般的帮助和支持,以期提升教师的素质和加强软硬体设备。
只有这样才能把学校办得更好,让父母放心把孩子送往华文独中就读。
天猛公刘利民也说,面对21世纪的亚洲,尤其是亚太国家迅速崛起发展,独中办学更应具备长远的眼光,以更宽宏的思想与态度,更灵活的办学方针,与时并进的教学方法与设备,健全有效的行政结构,以及深思远虑的远景策划,来自待独中办学问题。
“中学是学生新的学习里程碑,也是学生求学生涯中重要的一环。随着时代变迁,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加上全球化的浪潮,现今的社会更着重全面的领导人才,即个人的才能、品德修养和待人处事方面的技巧。”
优质教学设备不可缺
华文独中的持续发展与竞争力,仰赖于人才的教育与培养,因此如何培育学生成才,拥有更佳的竞争力,优质的教材与教学设备是不可或缺的。基于现实与未来的需求,为了配合时代的进步,迎接时代的挑战与加强竞争力,独中课程必须不断的更新和提升。
虽然大环境对华文独中发展有利,但独中要永续办学,仍然面临许多的挑战与困难。希望全体华社能一如既往的持续支持帮助州内14所独中,继续努力,积极迎接挑战,坚持捍卫华文教育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换地建议获首长同意
他称,砂州政府于2010年公布拨地2000公倾给砂14所独中,让独中以地养校,并于2014年批准拨地。
不过,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所拨土地具有的经济效益不大,所以去年曾向首长建议换地,已获首长的同意。可是,目前还没有寻到适合,具有高业价值的州政府地来进行换地。
“就以地养校事宜,砂州14所独中也已成立了砂华文独中信托基金委员会。只是还没有顺利操作,所以事关换地方面会进行的比较缓慢。希望可以尽快在今年处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