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海德
伊党精神领袖聂阿兹逝世后,身为署理的哈伦丁顺势执掌了长老协商理事会,成为新一任精神领袖,使已渐行渐远的民联內部,更趋于走向分裂局面。
哈伦丁是伊党內坚决的宗教保守阵营,与其他较开明、能圆融的宗教司不同,在伊党在不停修补与民联友党的关係时,他曾声称民联间的「婚姻」若无法修 復,就唯有宣告破裂,呼吁宗教司重新检討联盟的必要。关于丹州落实宗教刑事法,其认为是伊党的奋斗原则,不容许友党攻击和阻碍,无论什么理由都不应被牺 牲。
好吶,哈伦丁与伊党主席哈迪阿旺,以及丹州大臣阿末耶谷已升任长老署理职,三人协力组成「三头马车」。伊党开明派若非恭敬从命也无济于事,毕竟党內 保守阵营已几近掌握领导优势。尤其民联各党间存在矛盾的主因,那拔不掉的「刺」-提呈和落实宗教刑事法,任开明派也无法挑战,更妄说能有何微言,美其名 「伊斯兰党」。
如此看来,民联是否还能走下去?反对宗教刑事法最坚决的行动党,其国会领袖林吉祥也认为现有的民联模式已无法持续下去,民联解体也是迟早的事。如一贯地,问题全都推给巫统的阴谋者,甚至国阵友党的马华和民政,称伊党与民联的不合,皆为国阵搞的「隱议程」。
喂大佬,马华和民政已在505大选被击败得一塌糊涂,要重整也须更多时间。再者,选民投选给伊党,难道民联友党如公正党、行动党不必负起责任?既然 组成盟友,內部分歧再严重,责任也要担起来,这才是政党应有的態度和风范。伊党確实违反了民联共同纲领,既然如此还有何可谈的?何不快刀斩乱麻,一了百 了,各走各路?
然而问题並非如此简单,伊党的开明派需要借助民联友党的力量,民联友党也还想借伊党的力量去稳固乡郊区的票源。此外,民联若四分五裂,丹州回到「月 亮州」(其实原本即是)、檳城独佔成「火箭州」,但雪州这三党均衡的地盘就亏大了。说实在的,稳住现时格局,相信是民联各党目前所欲求的。至于下届还能否 夺下布城,看来也仅存做梦了。
马华诸公认为,若行动党未能阻止落实宗教刑事法修正法,那就是「行动党的死期」。很可惜的是,2001年行动党所幸躲过了「死期」退出替阵,避免了 2004年「输到脱裤」的惨剧,这次又执政檳州多数议席,要死也很难。伊党保守派或许也保持著这种心態,认为只有退出民联,才能保住最大的利益盘算。
无论如何,反正民联的「死期」也迟迟未能到来,各党的开明派、积极派、乐观派、骑墙派等等,当然认为能拖就拖,没到最后关头绝不解散民联。
民联从创立至今,宛如人阵、替阵者,是只为选举的短暂结盟,共识如今看来甚少,微乎其微,除非拿出有继续结盟的必要,否则拖到下届大选也不再有看头。改朝换代喊得很美,若未能从自身开始改造和革新,以理服人、以德服群,他者再多隱议程你也过不了自己那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