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古晋19日讯)印度街行人坊雨盖工程进展顺利,目前雨盖的材料已经运抵古晋,也逐步开始组装。只要雨盖的骨架建立起来,就很容易安装上去!

Advertisement

古晋印度街行人坊委员会主席拿督黄鸿圣今早针对印度街雨盖工程的进展一事,接受记者访问时,如是表示。

他透露,该行人坊雨盖工程目前正在进入打桩阶段,共分为3个阶段进行。目前承包商正进行第一阶段的打桩工程,然而,为了抢在今年的开斋节之前竣工,承包商下周将会引进另一台仪器进行钻桩工程。

他说,除了土木工程外,砂电力有限公司和水务局目前正在该区进行提升工程。随着时代的进步,印度街许多商店都安装冷气等设备,用电量也对比之前有所增加,为此,砂电力有限公司决定安装多两条新电缆,以迎合日益庞大的电流供应。

在施工期间,当局也发现水管陈旧且出现漏水的情况。因此,水务局提升目前陈旧的水管,以应付未来水供的需求。

“由于水务局进行的工程导致许多灰尘,深怕对商家的经营有所影响,于是它们决定将提升水管工程安排在夜间进行,从原本的晚上10时至凌晨3时。后来,又因为有些商家投诉夜间施工发出吵杂声,经过一轮沟通和商讨之后,决定将施工程时间改从傍晚6时进行至午夜12时。”

带来全新风貌

另一方面,黄鸿圣形容,印度街雨盖工程被视为是该地区第二次巨大的转型,主要是配合该区周遭的发展,同时,也将为整个印度街带来全新的风貌,以迎接未来发展趋势的转变铺路。

他透露,印度街第一次转型是在23年前,当时,从一个街坊转型成现在的行人坊。

“这次的工程不单只是为印度街兴建雨盖设施,同时也借此机会将这里的硬体设施重新整修一番,比如提升陈旧的水管和安装新电缆,以迎合日益剧增的电流需求量。”

他续说,因着历史因素,从印度街到整个老巴刹和新巴刹,承载着得天独厚它的历史文化价值,而政府也正将整个区域列为成文化遗产地带,这无形中增添特色。再加上购物和住宿的便利,有望成为文化遗产景点,吸引国内外游客观光。

前一篇新闻撞停路边拖格车 骑士脚骨折送院
下一篇新闻多单位多管齐下 解决印度街交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