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诗巫18日讯)董总学务处联课工作小组组员简爱明硕士指出,独中生必须了解国内华教发展的历史背景,并且坚持“民族平等,语言平等”的信念,致力维护华文母语教育。

Advertisement

她称,她本身是位国中生,所以深深体会到学习华语的难处,惟她也希望能透过母语,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展现真正的自己。

她续称,由于我国政府实施‘固打制’的主张,使到非马来学生,尤其是华裔,对于在本地大学留学的期望是望门而兴叹,迫得离乡背井,到外国深造,导致国家人才严重流失。

人民要求平等

她表示,语言是没有优越性的,却有其民族性,也是思考及表达的工具,尽管生活在多元社会的国家中,使用不同的语言,大家在生活里头,仍然能一同学习,及朝着相同的目标出发。

“因为人民要的是平等、公正与和谐。”

简氏在演讲期间,也提及我国政府在教育政策上所实施的法令,原则上皆是强调所有族群必须接受国语为主要媒介语,作为国民团结工具之目的,间接抹杀了华教的发展。

她指出,在1961年教育法令实施前,西马有70所华文中学,当时的政客是鼓吹该法令实施后,华文中学保证不变质,岂知实施后,华文中学就面对办学经费困难等问题,后来54所接受津贴,仅有16所坚守立场,就成为了今天的‘华文独立中学’。

“后来,独中所幸在华社的大力支持下,生存了下来。”

惟,她坦言,华教发展一直以来不曾获得我国政府公平的对待,当中以学校间数与所获发展拨款方面来看,最为显著。

对此,她希望,能透过此次训练营活动,为独中生灌输爱护华教的概念,让独中生能以化为外的具体行动支持华教发展,爱护自己的文化。

简爱明昨晚在“全砂独中学生领袖训练营”上演讲时,如是指出。

另一方面,董总学务处联课工作小组组员徐亚烈校长向记者表示,该组希望能透过此次训练营,让独中生了解华教斗争的故事,并且灌输他们正确地珍惜和爱护华文的思想。

他坦言,过去不同协会或机构曾举办的训练营,都是较为强调个人的品格与领导能力的培训,惟该组是期盼能培训出维护华教的领袖,以确保华文独中学校日后仍然蓬勃发展。

“不管是大型独中,还是微型独中,董总盼望年轻后辈能多关注华教发展,不至于辜负先贤的期盼,将华教发扬光大。”

前一篇新闻刘伯举:帮助不幸者 年轻人要感恩
下一篇新闻黄培根讽捉住机会不放 首长以退为进再讨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