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哥吉拉
回到二十年前求学的土地上,带同小朋友在这个他们陌生的国度里,体验入冬的知性之旅,涵盖的范围也是多面向,接触不同地方文化长大的小朋友,算是一种稚龄的跨国际交流。

Advertisement

虽然,在他们这种小小年纪要真谈什么交流,压根是谈不上,但在一个随时都会遇到不同国籍的外国人,通过文字的认识与简单的对谈,也算是打开了马国的儿童外交。

生活文化因地而异,让小朋友好奇的问着,走在以往繁忙的商圈大街,总会看到许多和本国不同的事物,在知识的宝库里,因为使用的是中文,小朋友容易掌握,往往对教育性质的绘本爱不释手,而在各参访景区也都对生物类的图绘解说,比任何种类更专注的阅览。

还记得有次,小朋友看到鲨鱼的图像和相关解说,在此之前,他们多少都已阅过一些鲨鱼的资讯,开口问的问题,免不了还是有些关于鲨鱼对人类攻击性与致命性。而依据目前科学家的研究,鲨鱼的种类繁多,惟真正会攻击人类的只有少数几种,这种答案,可能不能完全让小朋友满意,总是先让他们了解﹕鲨鱼,不全是会吃人的。

而紧接着让小朋友目睹的另一帧图片,则是出现峰回路转的效果,让小朋友忽然有了“到底人可怕还是鲨鱼可怕﹖”的想法;这图,是许多失去背鳍、胸鳍、腹鳍、尾鳍的鲨鱼,置放在渔船甲板上,虽然图片不是特别清晰且布有噪点(混在船员中的环保人士偷拍﹖),但也明显的揭示,鲨鱼正受到人类无情的杀害,而肇因却是人对鱼翅的需求和供应。

不过,小朋友并不知道,为何鲨鱼会被割除鱼鳍,也不知道为何人要吃鲨鱼鳍做成的鱼翅,因为在哥自己组织的家庭里,从不吃鱼翅,即使一家大小四口出外用餐,预订的餐单都一律剔除鱼翅,为护鲨行动,尽一点绵力。

当哥向小朋友解说图片中残酷的事实,他们显得很震惊,人们居然可以为了只取鲨鱼鳍而捕捉鲨鱼,并在割取鱼鳍后就把鲨鱼丢弃在海中,任其死亡,且每年有成千上万的鲨鱼因此而死于非命。

科学家的研究也显示,鱼翅对人体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保健作用,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人们,尤其是很多华人的宴席都要摆上一道鱼翅的美羹佳肴﹖

加上近来一连串的黑心食品爆发,就连鱼翅也不幸身陷黑心食品的风暴中,传媒爆出黑心鱼翅是经由双氧水和工业氨水等等来加工处理,而这些都是致癌和易造成消化道损伤的添加物。到底吃下肚子的,是鱼翅还是黑心食品﹖

说来说去,终究还是“虚荣心”作祟;鲨鱼,因为人的虚荣心,认为能吃上鱼翅就是一种经济能力和程度的展现,而无辜牺牲,可是处理鲨鱼鳍的黑心手法,却让人们把一大堆毒物给吞进肚子里,走上无异等同自杀的路。

这虚荣心真的是致命,一方面让不计其数鲨鱼葬身海底,另一方面又让人类自食恶果……想清楚,到底还要再吃鱼翅吗﹖

前一篇新闻阿邦佐:研发提高产量 逾百万造农科培训中心
下一篇新闻国际毒犯是否值得宽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