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覃心靖

Advertisement

「307抗爭到底集会」顺利举行、和平落幕,並且吸到近万人参与,场面不算太难看,但集会无疑曝露出民联在后安华时代的危机与弱点。

虽然安华支持者经常高喊「一个安华关进去,就有千千万万个安华站起来」这样的口號自勉,强调就算失去了安华,抗爭仍会延续,但当我们看到307集会的焦点始终环绕在「拯救安华」而不是「司法不公」时,就知道民联尤其公正党,还是摆脱不了安华的身影。

我们可以理解集会召集人所面对的压力,领袖被关后,政治斗爭突然失去方向感。1998年安华被革职及遭逮捕时掀起的「烈火莫熄」旋风,又成了现在年 轻领袖们难以逾越的门槛。肛交案下判后至307集会中间隔著个农历新年,这段期间无论在社会上或网络上,公眾普遍上对集会的反应过于冷淡,更让人焦躁不 安。

在集会前几天,突然有人不惜开设面书专页强迫议员上街,埋下民联成员党同室操戈的导火线。集会未举行,民联领袖就开始互相指责,因为某些领袖缺席而质疑对方偽君子、假激进、对抗爭无诚意。这不但反映民联成员党之间的互不信任,也反映出他们对这次集会能否成功缺乏信心。

向议员施压以参与集会,与其说是突如其来的激进,不如说是承受著输不起的压力,慌不择路想出来的餿主意。

强迫议员上街,最大的荒谬,是把自己上街的权利也交托到议员的身上,显示我国街头运动对于政治人物的过度依赖,连示威也要议员帮你来示。

一场成功的集会,其领导者是否拥有议员资格根本不重要,是否有政治人物动员不重要,甚至无必要由政党及政治人物去主导,因为社会群眾才是这场集会的 真正主角,政治人物只是跑龙套。我相信,某些时候如果淡化集会的政党色彩,把集会主题聚焦在司法不独立上,尽量摆脱「为安华个人抗爭」的帽子,也许更容易 吸引骑墙观望者的参与。

无意为那些缺席307集会的的政治人物开脱,毕竟他们所给的藉口也实在太烂。我们也许可以骂他们护主不力、骂他们偷懒,但缺席307集会,绝不是滔天大罪。

一场政治运动必然会有组织分工,就像一支球队也有前锋有后卫有守门,强迫所有议员上街头,如同蹩脚教练强迫11个球员都通通打前锋。

並非反对街头抗爭,但政治运动应该海纳百川,容许不同特质及专业的领袖並存。偏执地要求参与街头运动才有资格当议员,与伊党某些保守派坚持只有宗教司才能当领导一样,最终只会把自己迫向死角。

我们相信这是一场长期斗爭,绝不会在307集会后就停了下来。如果因为一场集会而搞得民联內斗,得不偿失。

虽然307集会不至惨淡收场,但无论与1998年「烈火莫熄」、或之后的709、428等多场集会相比,参与人数还是差一大截。民联领袖是时候检討,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也应该多听听网民与社会公眾们的风凉话。

前一篇新闻3.07这条寂寞公路
下一篇新闻【NBA常规赛】威少又三双 雷霆训暴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