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诗巫24日讯)春节是华人最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亲朋团聚、举杯欢庆的日子。在大家欢度新春佳节,大吃大喝之时,可别忘了饮食的健康。
民众别忘了吃得科学、喝得安全,千万不可暴饮暴食。
一名执业医生表示,每年农历新年过后,因为吃错东西,或是饮食不知节制而上门求诊的病人特别多,病情包括腹痛、腹泻、发高烧等,这些都是细菌或寄生虫感染的结果。
许多家庭在过年时,都喜欢全家围在一起吃团圆饭,接下来的几天,除了大吃大喝外,还有拜年时的零食也不断进食。
其实,过年一饱口福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不要过量摄取一些脂肪、热量较高的食品,尤其是鸡油、猪油都是高饱和脂肪,是引致高血脂及胆固醇的祸首,这类食物多吃对健康有害无益,即使是新春佳节也不宜多吃。
感冒季节注意卫生
医生认为,春节正值感冒易发季节,除了饮食要节制注重健康外,当然,也须重视饮食的卫生,食具要流水冲洗或用开水煮。
餐桌上冷盆热炒品种繁多,如当天吃不完,隔天食用要彻底加热。避免吃半生不熟食物。尤其是肠胃有毛病的人士更不要掉以轻心,千万不要贪图一时的口腹之欲而有损健康。
许多家庭在新年前后往往喜欢大量购置食物和年菜,结果吃不完就存进冰箱,以为放进冰箱就很安全,其实不然,食物放在冰箱太久同样也会感染细菌,吃进肚子就大为不利,因而为了确保卫生,尽量不要储存菜肴,从电冰箱取出的菜肴则一定要完全加热之后才可食用。
春节膳食肥而腻是传统特点,现代饮食方式应力争改变大鱼大肉集中食用的习惯。荤食的选择应少而精,制作要淡而美,如肉食应选择平时不常吃的兔肉、猪蹄、鸡爪等,既新鲜可口,又美容健身。鱼肉的制作要以清蒸为主,少用油炸,取其清淡,突出鲜味,促食欲,保营养。
饮食不当后患无穷
零食丰富是节日生活的另一突出特点。由于正餐饮食多以丰盛油腻为主,所以零食应巧选择,以开胃、降火、祛燥为主。少吃花生、瓜子、糖果、巧克力等食品,梨、香蕉等开胃通便的水果可有意选吃,话梅、薄荷等糖果可适时品味。
喜庆佳节,少不了饮酒助兴。但是切不可兴奋过度就开怀畅饮,因饮酒过度容易诱发疾病,甚至酿成悲剧。饮茶增味添趣,益于身心,尤其是丰盛的佳肴之后,绿茶一杯,促进消化,口爽心畅,其乐无穷。
在“重质不重量”的原则下,脂肪,糖分或卡路里含量高的食物不要不知节制大量进食,记得,浅尝辄止就不会“病从口入”。饮食不当,则“后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