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美里24日讯)农历大年初九是福建人拜天公、大过年的日子,这一天凌晨的拜天公仪式,比大年除夕迎新春更热闹,更隆重。对福建人来说,过了年初九,新年才算真正的开始。
Advertisement
每年家中都会进行天公诞的祭拜仪式的郑小姐受访时表示,初九对福建人来说是农历新年中最重要的一天,其他籍贯的人是在年除夕迎接大年初一的到来,但是福建人却是在初八晚上迎接初九,初九才算是福建人真正的新年。
“通常每年初八晚上,所有家庭成员就会回家过年,当晚家里也会煮许多菜肴,和大家一起吃。吃完晚餐就会等候午夜12时初九凌晨,放鞭炮、烧银纸、祭拜天公,祈求天公保祐平安,全家身体健康,万事顺利。”
拜甘蔗意味着感恩
她表示,大年初九凌晨,烧猪、鸡、鸭和甘蔗都是祭拜天公的主要祭品。其中最重要的“主角”是两条甘蔗,拜甘蔗也意味着感恩,如同甘蔗福建话与“感谢”同音,因此拜天公时的甘蔗对福建人是很重要的。
“许多福建家庭的年轻人都很喜欢年初九,因为都觉得很好玩。天公诞的祭拜仪式,是从大年初八深夜开始,一直持续到初九凌晨。当晚越多人来到家中越好,越多人代表着越有福气,因此都会呼朋唤友来到家中一起庆祝。”
据悉,拜天公的传统风俗源自明朝。传说明朝时一年的农历新年,倭寇在福建沿海一带,杀人放火,抢夺财物,乡民扶老携幼逃命。乡民在黑夜中逃到一处偏僻郊野时,眼见倭寇就要追上,大家感到万分惊恐,突然前面出现一大片蔗林,乡民便逃入蔗林躲避,避过倭寇,逃过鬼门关。这天正是大年初九,逃出生天的乡民都认为这是天公救命,于是每年的大年初九凌晨便祭拜天公,以谢救命之恩。而拜甘蔗也具有不忘蔗林藏身救命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