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亚庇23日讯)人类开发土地,大象流失栖身之所,而近期的人象冲突现象更趋严重。
Advertisement
沙巴野生物局助理总监森纳丹指出,这种现象在近两个月内尤为明显,而都鲁必周边的多个甘榜则是首当其冲,有分别四群野象,数目达30多只,四处游荡,破坏了甘榜周围的许多农作物、汽车、摩托车等财产。
他说,为了维护村民生命财产,该局因此展开了“野象控管行动”,野生物拯救小组人员更昼夜不分的,尽量将闯入农耕种植地的野象驱赶回森林。
捕捉放逐行动开销大
森纳丹表示,由于上周四在都鲁必的甘榜甘巴仑发生了野象攻击村民事件,当局逼于无奈之下只好展开全面性的“捕捉和放逐”行动。
他说,尽管该行动耗费巨大,重新安顿每只大象平均须花上二到三万令吉,不过为了村民安全,不得不做,惟必须找出问题根源,否则人象冲突依然还会出现。
沙巴野生物局总监威廉巴耶表示,沙巴中部和东南部森林地带是婆罗洲小矮象的原栖息地,涵盖面包括了山打根、京那巴登岸、比鲁兰、拿笃、斗湖、纳巴湾及冰湘岸,而近年来人象冲突现象也不断加剧。
他表示,由于适宜大象栖息的林地不断减少,以及被切割分开,再加上野象数目繁衍增加,因此可能加剧了人类和大象的冲突。
他指出,根据2008年的调查数据,州内的大象总数约为两千只左右,因此当局有必要更完善的去管制野象数目,以及野象栖息地。
他说,将捕捉到的大象放逐到其它地方的作法未必行得通,因为有许多过往例子证实,尽管将捕捉到的大象放逐到其它地方,可是过了不久,还是会回到原处进行大肆破坏。
无论如何,他表示,该局将会和沙巴森林局及都鲁必县议会坐下商讨,如何一劳永逸解决人象冲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