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民都鲁22日讯)我国多各个相关部门如陆路交局、道路安全委员会、私人机构、社团组织等不断在各大节日来临前夕,进行交通安全宣导活动及取缔行动,但似乎起不了多大的效应。
在现今家家有车情况下,许多在外工作的游子只要开车可以到达的地方,多数都会选择开车回乡。

然而,由于道路使用者忽视了交通安全意识下,往往会造成交通意外事故的发生。
倘若说是因有关当局所作的宣导活动不够积极,其实,倒不如说是道路使用者对交通安全的警觉性不足与不高使然。
部分司机冥顽不灵
当然并不是所有道路使用者皆没有交通安全意识,重点是在于一些冥顽不灵人士,总会有种“唯我独尊”的态度,往往会让其他的道路使用者“受害”。就以校学上下课时段为例,许多较“自我为尊”的家长都不愿意将车子停放在较远一些的地点,多走两步接孩子,反之将车子停放在路中央,阻碍整个交通的顺畅。

除了上述的情况,闯红灯及不让道予紧急情况的救伤车及消防车的事件更是常有所闻。他们完全不顾及所谓的紧急情况的发生,也没想到让路或可以救上许多人的生命,也很有可能那个需要施救的人就是自己的亲友。
贪方便弃用天桥
另一方面,兴建行人天桥的设施以方便行人越马路,也遭到部份人士忽视,他们很常为了要快速越过马路,而弃行人天桥不用,选择在天桥下越马路,险象环生让驾驶者捏把冷汗。
其实,许多所谓的交通意外是可以避免发生的,就在于个人的一念之差,一个礼让或是一个安全的选择不但可以自救,也可以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对于那些没有危机意识的人来说,意外是因为“运气”不好走霉运才会遇上,但所谓的“霉运”很可能只占整个事件中不到10%的可能,但往往人们都是将一切的责任都归咎于“运气”不好的关系,说穿了这就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
基于此,希望不论是在任何的情况下,身为负责任的道路使用者都应当在路上投入百份之百的注意力,以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一个礼让及一份的耐心将可以让马路不再是虎口。